條文本

原始研究
工作年齡成人物理創傷後的恢複和醫院後護理需求的經驗:定性焦點小組研究
  1. 魯德賓12
  2. Marjolein Lugtenberg1
  3. 海德Postges1
  4. Koen W W Lansink3.4
  5. 希爾科·P·特尤維斯4
  6. Mariska A C de Jongh3.5
  7. Margot C W Joosen1
  1. 1蒂爾堡社會和行為科學學院,特朗佐護理和健康科學中心蒂爾堡大學蒂爾堡Noord-Brabant,荷蘭
  2. 2研究部門breuer&intraal研究和谘詢公司格羅寧根,荷蘭
  3. 3.創傷護理部門Elisabeth-TweeSteden Ziekenhuis蒂爾堡Noord-Brabant,荷蘭
  4. 4創傷外科Elisabeth-TweeSteden Ziekenhuis蒂爾堡,荷蘭
  5. 5布拉班特創傷登記處,網絡緊急護理蒂爾堡,荷蘭
  1. 對應到Margot C W Joosen博士;m.c.w.joosen在}{tilburguniversity.edu

摘要

客觀的探討身體創傷後的康複經驗,並確定長期的住院後護理需求。

設計,參與者和設置一項定性研究由7個在線焦點小組組成,對象是9個月至5年前受傷的工作年齡成年人。從荷蘭一級創傷中心出院的創傷患者根據其物理創傷類型被分為三組(單創傷、多創傷和創傷性腦損傷)。小組訪談逐字記錄,並進行專題分析。

結果盡管他們受傷的類型和嚴重程度不同,但參與者都在努力應對創傷對他們生活的各個方麵造成的影響。他們認為康複是一個不可預測和不穩定的過程,目的是恢複有意義的生活。工作通常被認為是恢複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賦予工作的價值可能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參與者努力將他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難提請保健專業人員注意。雖然各群體的出院後護理需求各不相同,但所有人都強調,出院後需要靈活地獲得以人為本的多學科護理和支持。

結論這項研究表明,有各種各樣損傷的人將恢複作為恢複有意義生活的過程,並報告需要擴大創傷護理,包括全麵的長期生活支持。以人為本的護理可能有助於保健服務提供者考慮到個人的長期需要和生活狀況。此外,提倡在出院後及時獲得協調一致的多學科護理。跨越圍繞個人的多學科支持網絡的綜合護理模式可能有助於調整現有服務,並有助於為受傷人員及其親人方便和及時地獲得最合適的支持。

  • 骨科和創傷外科
  • 定性研究
  • 康複醫學
  • 職業與工業醫藥

數據可用性聲明

應合理要求提供數據。在當前研究期間生成和/或分析的數據集可根據合理要求從通信作者處獲得。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這是一篇開放獲取的文章,根據創作共用署名非商業(CC BY-NC 4.0)許可證發布,該許可證允許其他人以非商業方式分發、混音、改編、在此基礎上進行構建,並以不同的條款許可其衍生作品,前提是正確引用原始作品,給予適當的榮譽,任何更改都已注明,並且使用是非商業性的。看到的: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數據來自Altmetric.com

請求的權限

如果您希望重用本文的任何或全部內容,請使用下麵的鏈接,該鏈接將帶您到版權清除中心的RightsLink服務。您將能夠快速獲得價格和即時許可,以多種不同的方式重用內容。

本研究的優勢和局限性

  • 這項研究還補充說,那些受到相對輕微身體創傷的人也會努力應對生活各方麵的幹擾,即使隻是暫時的。

  • 創傷後的長期恢複是一個研究不足的領域,我們的研究通過證明需要持續的跨學科臨床支持來擴展證據。

  • 我們的發現可能與其他接受創傷治療的患者相關,因為它們在不同年齡、不同類型的損傷和受傷時間的廣泛樣本人群中展示了類似的經曆。

  • 在線進行焦點小組討論減少了物理障礙和參與我們研究所需的時間,盡管這也可能導致將數字素養有限的人排除在外。

介紹

身體創傷被定義為對人體造成致命或非致命後果的傷害,是工作年齡成年人終生患病和殘疾的主要原因之一。1在荷蘭,每年有超過7.5萬名身體受傷的人住院,其中97%的人存活下來。2除了身體上的困難,非致命傷害的人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3 4他們中有一部分人無法工作更長時間,或兩年後仍未重返工作崗位。5個6

近年來,對受傷人員不良長期後果的認識大大提高。7 8關於康複早期未滿足護理需求的研究強調了出院後提供全麵護理的重要性。這包括身體和職業康複9以及心理支持。9日10然而,迄今為止,關於物理創傷後長期護理需求的深入知識仍然匱乏。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些需求,有必要仔細觀察人們在長期的身體創傷後是如何經曆恢複的。先前的研究表明,受傷後的恢複遠遠超出了身體的愈合,可以被視為一個重建自我的過程。11 - 13然而,這些研究沒有關注與工作相關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特定的傷害或恢複的早期階段。很少有人對各種各樣受傷的人的經曆以及他們長期重返工作崗位和恢複生活的經曆進行研究。

當前研究的目的是從各種損傷的人的角度,更深入地了解康複經驗和感知的長期術後護理需求。這些見解將有助於根據身體創傷後的長期需求和個人情況量身定製醫院後護理,並有可能促進康複。

方法

研究設計

在身體創傷後的人群中進行了定性焦點小組研究。支撐這一定性研究的理論框架是基於現象學的方法,專注於描述生活經驗的意義和意義。14日15雖然現象學方法傳統上關注個人的生活經驗,但現象學中的小組訪談也被證明有利於促進討論和開辟新的視角。16因此,焦點小組使我們能夠深入了解身體創傷患者的經曆和感知需求,這可以為未來的改善計劃提供信息。14日15此外,我們選擇進行焦點小組,因為預期的積極影響人與人之間的互動。15 17 18焦點小組的另一個優點是,討論可以引發不同人的記憶和經曆,並可以與小組中其他人的記憶和經曆進行比較,從而獲得更豐富的信息。15 17 18

背景,研究者特征和倫理

由於COVID-19大流行,根據國家感染預防建議,隻有在線焦點小組可以避免實體會議。該研究是在與醫療保健專業人員(HCPs)的密切合作下設計和實施的,以確保研究問題與創傷護理專業人員及其患者相關。來自蒂爾堡大學的經驗豐富的定性研究人員(HP, RR, ML和MCWJ)進行了數據收集。這些研究人員之前與任何參與焦點小組的人都沒有任何關係。人們被告知,進行訪談的研究人員沒有參與患者護理,並被告知焦點小組的目標。所有參與者在線提供知情同意書。本研究根據定性研究報告標準進行設計和呈現。19日20

采樣策略

重點小組的人員的選擇和招募是由位於荷蘭南部的Elisabeth TweeSteden醫院(ETZ)安排的,人們在受傷後在1級創傷中心住院至少一晚,接受護理。潛在參與者從醫院的創傷登記冊(MACJ和KL)中選擇。所有入選的參與者均正式從住院服務中出院。因此,在這項研究中,他們被稱為參與者或人,而不是病人年代.如果處於工作年齡(18歲至67歲),在9個月至5年前受傷,並根據以下三類之一受傷,則被視為符合資格:

  1. 單一創傷,包括一處上肢或下肢骨折,無其他損傷(與損傷嚴重程度評分(ISS)無關),在本研究中稱為“單一”。

  2. 輕度至中度創傷性腦損傷(TBI),在嚴重程度上,縮寫損傷量表(AIS)=2 (AIS是一種基於解剖學的嚴重程度評分係統,根據其相對嚴重程度對每個身體區域的每個損傷進行分類(得分範圍在1到6之間)。在本研究中,嚴重程度被用作指示值)。

  3. 多發性創傷(ISS≥15),在本研究中稱為“poly”。

在從創傷登記冊中選擇時,關於參與者種族的信息是不可用的,因此,不考慮。所有符合上述條件的參與者都被邀請參加。人們根據各自的創傷類型被分配到不同的焦點小組,以使他們更容易彼此聯係,並加強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動。最大變異抽樣采用四個附加特征:年齡、性別、受傷時間和職業。15預期的焦點小組數量取決於數據飽和度。15日21在第六次焦點小組會議後的研究人員之間的彙報中,對初步主題、解釋和想法的總結並沒有導致可能有助於回答研究問題的新見解。因此,我們決定進行第七個也是最後一個焦點小組來驗證這一發現。在最後一個焦點小組中,沒有發現新的見解,表明數據飽和。15日21

參與者的選擇

被選中的人通過電子郵件或郵件收到了焦點小組的邀請和一份資料單張。向選出的611人(187名單一型,153名TBI型,271名poly型)發出邀請,其中51人報名參加,39人參加。首次報名後未參加的主要原因有:(1)疾病,(2)當天沒空,(3)更願意參加另一項研究。人們可以聯係其中一名研究人員詢問問題和擔憂(HP)。所有人都填寫了一份網絡表格,其中還包括一份在線知情同意書和六個關於人口統計和參與者特征的問題(性別、年齡、受傷後的時間、就業狀況、受傷後的工作變化以及實際和合同工作時數)在線補充附錄1)。參與者獲得了價值40歐元的禮券。

數據收集

在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期間,由至少兩名研究團隊成員(HP、RR、MCWJ和ML)協助進行了七個在線焦點小組。製定了主題指南來組織小組訪談(HP, ML和MCWJ)(見在線補充附錄2)。在微軟團隊主持的焦點小組會議上,與會者可以聽到,也可以看到,創造了類似麵對麵會議的環境。在焦點小組之前,人們收到了一封電子郵件,其中有關於如何參與的技術指導。會議持續了大約一個半小時。所有的焦點小組討論都在參與者的允許下進行了錄音。每次會議結束後,主持人一起彙報情況,總結初步主題、解釋和想法。

數據分析

所有錄音都被逐字轉錄,識別特征被使用假名化方法刪除。使用Atlas.ti管理記錄,22數據在編碼提取和初始數據之間來回移動的迭代過程中進行分析。根據Braun和Clarke所描述的階段,采用了主題分析策略。21在每個焦點小組之後,一名研究人員在編碼前閱讀並總結每個文本(HP)。接下來,一名研究人員根據所有轉錄本(HP)創建了開放代碼。在沒有看到初始編碼的情況下,另一位研究人員也對其中的6個轉錄本(RR)進行了編碼。在這些初步分析之後,研究人員比較和討論了代碼和初步主題,直到達成共識。根據共識,一位研究人員(HP)確定了代碼之間更具體和詳細的關係,並將它們組織成主主題和子主題。這是通過將數據映射到關於康複經驗、醫療保健經驗和產後護理需求的預定義研究問題來實現的。這使我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參與者在身體創傷中生活的日常實踐經驗,並有可能看到主題之間的聯係。候選主題在與研究團隊(RR, ML, MCWJ和MACJ)的最後一次會議上進行了討論和調整。下一個階段包括審查和改進候選主題集(HP和RR),然後根據完整的數據集檢查它們。通過對每個主題的定義和命名來進行分析。 Lastly,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es were presented to trauma surgeons working at ETZ (KL and HT), and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 and future research were discussed. A coding scheme was created (表1 - 3),介紹主題及副主題。在分析過程中確定的所有(子)主題都通過引用加以說明,這些引用被翻譯成英語並經過編輯,在不丟失意義或上下文的情況下增加了可讀性。

表1

焦點小組參與者的人口統計資料

表2

康複的經曆

表3

醫療保健經驗

患者和公眾參與聲明

研究結束後,參與者會收到一份小冊子上的研究結果摘要。沒有其他患者或公眾參與。

結果

參與者

我們進行了七個焦點小組,每組39人,每組4至7人。表1顯示焦點小組的人口統計數據和包括的參與者(見在線補充附錄3對於每個焦點組的人口統計數據的描述)。對單一創傷患者進行了三個焦點小組,對多處創傷患者進行了兩個焦點小組,對外傷性腦損傷患者進行了兩個焦點小組。受訪者的平均年齡為47.8歲(標準差為15.0),49%為女性,69%為在職人員。在焦點小組調查時,23%的參與者在不到1年前從住院服務中出院,77%的參與者在1到5年前出院。

專題分析

以下三個主題進行了探索和結構分析:(1)康複經驗,(2)保健經驗和(3)對出院後護理需求的看法。雖然更詳細的分析顯示,沒有一種方法可以應對身體受傷並與之共存,但幾個反複出現的子主題顯示,這些首要主題都與在身體創傷後恢複有意義的生活有關。

康複的經曆

總的來說,在這個首要的主題中,我們的分析顯示,受傷的人經曆的恢複是一個不可預測和不穩定的過程,往往走向一個不確定的未來。有些人把康複理解為恢複到受傷前的正常狀態,而另一些人則強調盡管受到了身體創傷,但還是要好好生活。這表明,恢複是在生活的暫時和永久變化的連續統一體中發生的。所有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即他們認為康複的最終目標是能夠參與有意義的活動並再次體驗快樂。

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能夠再次獨立生活,以及這將如何涉及到工作。我能不能從躺在床上再做一件事來體驗快樂呢?(3.5歲,女性,58歲,單身)

這個主題的所有子主題和引用都在表2,說明了人們在恢複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中斷的方法。

盡管他們受傷的類型和嚴重程度有所不同,但所有參與者對受傷的描述都有相似之處生理創傷對他們日常生活的幹擾(副主題1))。他們感受到的幹擾包括暫時與他人和周圍環境脫節的感覺,以及整個生活被顛覆的感覺。在整個恢複過程中,人們試圖解決日常生活中的這些幹擾。大多數人提到他們發現很難應對不確定的未來(副主題2))。雖然有些人用幾個不同的階段來描述複蘇,但從討論中可以明顯看出,複蘇並不總是遵循單一的路徑。例如,人們不得不麵對挫折。另一些人則到了必須做出不確定結果的決定的十字路口,比如是否再做一次手術,或者是否接受目前的狀態。此外,一些人努力適應改變了的未來計劃和不確定的康複前景。當不確定一個人能恢複到什麼水平的能力時,有些人會先把注意力放在康複和手術上,然後再考慮與其他活動有關的事情,比如工作,等他們對可以實現的結果更確定的時候再考慮。獨立(分主題3))是所有討論中反複出現的主題。在康複的過程中,大多數人的功能水平得到了改善,許多人恢複了對他們來說重要的活動的能力。然而,有些人一次隻能做一兩件事。例如,他們意識到,他們低估了自己在一個工作日內完成所需任務的精力不足,因此意識到自己過早地回到了工作崗位。此外,外表上可見的身體恢複的進展可能與內心疼痛和疲勞的緩慢改善不同步。許多與會者提到,他們周圍的人對隱形缺陷缺乏認識。尤其是那些身體無法完全恢複的人意識到並接受改變(子主題4))作為康複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一些人來說,想到他們衰弱的處境會在某個時候過去,這是一種安慰。然而,當一些人發現他們的生活已經永久改變時,這可能會導致以後的困難。這種情況發生的時間因人而異,可能發生在遭受身體創傷多年後。為了找到一種新的平衡,他們不得不放棄那些過去在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和重要的事情。此外,恢複並不一定是在改善身體功能方麵取得的進展。一些人接受了優先事項的改變。他們決定不恢複一項活動,或者工作時間更少,甚至根本不工作,即使他們的身體能夠恢複到受傷前的水平。身體創傷的經曆改變了他們對生活的看法,他們通過重新安排時間的優先次序來抵消這種幹擾。

醫療保健經驗

雖然不同群體的醫療保健經曆各不相同,但總的來說,從討論中可以明顯看出,受傷的人在出院後缺乏支持。他們認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他們在康複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得不到承認和幫助。雖然人們通常對他們在醫院得到的護理非常滿意,但他們在出院後感到孤獨、無助、不舒服和無人支持,想念一個人來討論他們每天的鬥爭。

在醫院裏,這真是太棒了,[…]但後來,我真的經曆了一個黑洞。你在家裏,躺在那裏,什麼都做不了。你感到無助和不舒服,因為你不得不要求一切。我真的經曆過這種不愉快,我真的錯過了一些支持。(5.1歲,男,39歲,poly)

在這個總體主題中,揭示了四個特定的子主題,如表3

一些受傷的人感覺不夠準備出院(分主題1))從醫院出來。他們本希望在他們仍在住院期間得到更多的衛生保健機構的支持,以組織平穩過渡。需要更多的實際支持(例如,安排居家護理)和順利過渡到初級保健部門的支持(例如,計劃與初級保健醫生進行過渡預約)。很多人也錯過了關注與工作有關的問題(分主題2))在與HCPs談論康複目標時。他們提到,醫院的醫生對他們不夠重視,他們本應對此表示感謝,因為重返工作崗位對他們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康複目標。一些人還強調,康複計劃主要集中在身體恢複上,而沒有討論與工作有關的問題(例如,這一影響對我的工作生活沒有改善)。那些感到被支持的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難都得到了HCP的重視。他們高度重視為他們特定的生活狀況量身定製的支持,這有助於他們一起解決問題(副主題3))。這個人可能是職業醫生、外科醫生、護士或經理。人們發現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很有挑戰性。他們擔心自己的康複,擔心自己是否能再次行走,照顧家人或重返工作崗位。他們還擔心疼痛症狀的複發。考慮到這些不確定性,他們希望如此提供了一個估計的時間框架(子主題4),列出它們複蘇前景的可能範圍。這將給他們一些對未來的展望和希望的感覺。

對術後護理需求的認知

雖然各群體之間的護理需求總體上有所不同,但從討論中可以明顯看出,傷員出院後未能及時獲得多學科、以人為本的護理。一些人表示需要在出院數年後得到協調支助。表4提供了四個子主題的概述,這些子主題代表了根據個人的特殊需要和情況量身定製護理的方法。

表4

對術後護理需求的認知

出院信一到,你就出去了。從那以後你得自己解決。我認為重要的是觀察病人在半年、一年或兩年後的生活狀況。如果仍然有問題,你可以向誰尋求支持,我不知道是誰。(4.2歲,女性,63歲,poly)

許多輕傷到中度損傷的人表示需要一個較低的閾值獲得多學科護理(分主題1)),如能提供有關現有多學科護理和支持的資料,將不勝感激。那些傷勢更嚴重的人也強調了在後期及時獲得專家護理的重要性,特別是在恢複達到極限的時刻,意識到完全的身體恢複是不可能的。這些情況可能在遭受身體創傷數年後出現。此外,人們強調需要對自己和所愛之人的社會支持(分主題2)),幫助他們處理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具體困難。加強護理的最重要方法包括詢問關於生活的開放式問題和花時間傾聽。社會支持的其他例子包括,在醫生告訴你壞消息後,有機會向某人彙報情況,以及獲得同伴支持。此外,許多人認為他們所愛的人應該有機會獲得健康護理人員的支持,因為身體創傷對他們生活的影響也可能會讓他們精疲力竭。此外,單一的接觸點(子主題3)來幫助導航醫療保健係統。他們的建議從設立一個案例經理到隻安排一個人傾聽他們的全部故事不等。最後,人們感覺到了初級和二級保健之間缺乏一致性(分主題4)妨礙他們在適當的時間獲得適當的護理。當他們麵臨全科醫生沒有意識到的意外問題時,他們會在這種情況下掙紮。這種情況在非身體問題上更為常見,比如注意力不集中、疲勞和社交問題。此外,一些人認為需要在醫療保健和就業環境中更好地協調提供護理,以便在工作環境中獲得更好的支持。

討論

在這項焦點小組研究中,我們探討了各種損傷患者的康複軌跡、醫療保健經驗和對術後護理需求的看法。首先,這些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努力從事有助於他們對生活感到滿足的日常活動。他們經曆的康複是一個不可預測和不穩定的過程,往往朝著一個不確定的未來,最終目標是恢複有意義的生活。工作通常被認為是恢複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賦予工作的價值似乎隨著時間而變化。其次,受傷的人努力將他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引起HPCs的注意。第三,雖然各群體的出院後護理需求各不相同,但所有傷者都強調需要以人為本的支持,包括:(1)方便和及時地獲得多學科護理,(2)為自己和親人提供社會支持,以應對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具體困難,(3)單一聯絡點,以及(4)在醫療保健和工作環境中提供護理之間保持一致。

學術貢獻

先前的研究表明,對身體創傷的反應並不是隻有一種方式23不同類型損傷的長期結果也不同。24我們發現,這反映在複蘇努力背後的不同理由上。然而,不同的理由都是由相同的動機驅動的,即在身體受到創傷的情況下恢複有意義的生活。我們的結果也與之前的研究產生了共鳴,這些研究發現,從TBI和危及生命的創傷中恢複的人經曆的恢複是一個不可預測和不穩定的過程,最終目標是重建自己作為一個人的各個方麵。11日12這項研究還補充說,那些受到相對輕微身體創傷的人也會努力應對生活各方麵的幹擾,即使隻是暫時的。

這項研究增加了關於健康和工作的傳統恢複方法的見解。關於身體創傷後工作殘疾的研究很少,現有的關於不同健康狀況下工作的研究側重於將重返工作崗位和低病假作為理想結果等因素。25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了一種更細致、更靈活的方法,它對個人價值觀和隨著時間的變化敏感。我們發現,對於許多處於工作年齡的成年人來說,工作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對一些人來說,工作隻不過是一種必需品。工作的價值也可能在複蘇過程中發生變化。這種複雜性在一般的恢複方麵也很明顯,這並不一定是在改善身體功能方麵取得的進展。一些參與者決定不恢複一項活動,或者他們工作的時間更少,甚至根本不工作,即使他們的身體能夠恢複到受傷前的水平。先前的研究已經表明,在不同的恢複階段,人們的反應會發生變化11人們對自己生活質量的看法會隨著他們的康複而改變,這被稱為“響應性轉變”。26日27日雖然參與者普遍對優化他們身體健康的支持感到滿意,但我們的研究強調了傳統方法中一些被忽視的領域,這些領域涉及預定義結果的恢複。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恢複過程更像是日常生活的現實,而在與hcp的接觸中往往是看不見的。我們的研究提供了另一種視角,使我們能夠不僅通過活動水平和返回工作的速度來判斷恢複情況。這項研究的結果強調了考慮人們是否能夠處理他們在特定時間點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是否能夠參與對他們來說重要的各種活動的重要性。28 29

這項研究還從受傷人員的角度提供了對醫院後護理需求的寶貴見解,並說明了如何在實踐中解決健康護理人員對不確定未來的擔憂的支持不足等認知缺陷。10 30根據我們研究中受傷的人,以人為本的護理似乎是至關重要的,盡管有身體創傷,但仍能感受到HCPs的支持。我們的數據揭示了支持以人為本的方法的各種方法,以幫助人們處理他們在生活中特定情況下遇到的具體問題。這與“共享醫療”的概念有相似之處,“共享醫療”指的是在出現問題時,與患者和其他人一起修補,以找到最佳解決方案。28我們的研究進一步促進了越來越多的文獻,這些文獻提請人們注意在身體創傷的醫院後階段及時獲得協調一致的多學科護理的必要性。這項研究支持了之前確定的可能性,通過提供靈活的身體和職業康複來改善護理,9社會心理支持9日10還有一個單一的接觸點來幫助導航醫療保健係統。31我們的結果進一步表明,通過調整初級和二級保健提供,確保支持連續性的重要性32在就業和健康方麵開展工作。25最好的辦法是采用綜合護理模式,圍繞一個人的具體需求建立一個多學科護理網絡,這些需求在為長期患病的人提供的服務中更廣為人知。33患者導航員是幫助創傷性損傷患者在係統中導航並調整初級和二級護理規定的單點接觸的一個例子。34 35這些導航員可以是有執照的衛生保健人員或非專業衛生工作者,他們在患者的整個康複過程中提供指導,解釋治療和護理方案,管理醫療文書工作,促進與不同衛生保健團隊的溝通並提供支持。36這些導航器可以潛在地解決我們焦點小組參與者指出的一些缺點,並提高醫療保健利用率。37此外,同伴支持是為創傷幸存者提供社會支持的另一個潛在例子,這種支持在康複的不同階段具有靈活性、持續性和成本效益。越來越多的研究強調了這一點,指出同伴支持有可能使重返工作崗位和融入社區。38 39未來的研究需要調查患者導航員和同伴在創傷性損傷患者恢複過程中的作用,以及這些作用如何與HCPs協調以加強支持。

優勢和局限性

本研究的方法學考慮涉及我們的抽樣和數據收集方法。我們研究的一個優勢是納入了各種身體創傷的人,他們的受傷時間長達5年,這有助於使我們的發現適用於在創傷中心看到的大多數人。使用最大變異抽樣使我們能夠獲得焦點小組參與者在年齡、性別、受傷時間和重返工作崗位方麵的最大變量樣本。通過使用包括健康科學家、傳播科學家、心理學家、流行病學家和創傷外科醫生在內的多學科研究團隊,從不同角度闡明和解釋數據,這增加了我們的研究質量。此外,在焦點小組中,參與者之間的互動和討論可能具有挑戰性。然而,由於所有參與者在焦點小組中都很活躍,並且都參與了對話,我們並不認為小組討論或互動對參與者來說太有挑戰性。此外,由於COVID-19大流行,我們被迫在網上舉辦焦點小組討論。事實證明,這既有利也有弊。提供在線加入焦點小組的機會減少了物理障礙和參與我們研究所需的時間,提高了可訪問性。然而,組織在線焦點小組可能會導致將數字素養有限的人排除在外。40 41我們試圖通過在小組會議之前提供數字測試會議和分配指定人員在焦點小組期間提供技術援助來降低這種風險。由於在線小組形式和我們排除了嚴重腦損傷患者,本研究缺少來自嚴重溝通和認知困難患者的觀點。此外,在使用創傷登記冊選擇參與者時,沒有關於種族的信息,這可能導致了種族同質人群。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通過有目的的抽樣,進行個人而不是集體訪談,並使用交流工具,來包括和進一步調查更種族多樣化的人口。此外,一般來說,使用焦點小組可以達到的經驗和需求的深度是有限的。為了達到(子)主題的飽和,需要使用個人而不是小組訪談進行更多的研究。此外,雖然主題“工作”是主題指南中的一個關鍵主題(見在線補充附錄2),我們無法從參與者那裏獲得足夠詳細的信息,以完全了解工作經驗。雖然我們能夠在這項研究中收集和實施許多其他相關的見解,但還需要未來的研究來提供更深入和詳細的見解,以了解工作經驗以及身體創傷對重返工作的影響。

影響

這項研究表明,總體上需要將物理創傷護理擴大到持續的跨學科臨床支持,包括綜合的、多學科的、以人為本的護理,以及支持人們在出院後長期良好地生活。根據我們研究中的傷者,考慮到他們的個人需求和生活狀況的以人為本的護理將有助於他們的康複。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需要係統性的改變,以提供以個人長期需求為中心的護理。跨越圍繞個人的多學科支持網絡的綜合護理模式有助於調整現有服務,並確保受傷人員及其親人能夠輕鬆及時地獲得最合適的支持。未來的研究應評估並包括HCPs和醫院管理者的觀點,以探索本研究中發現的係統性變化建議的實際實施。

數據可用性聲明

應合理要求提供數據。在當前研究期間生成和/或分析的數據集可根據合理要求從通信作者處獲得。

倫理語句

患者發表同意書

倫理批準

這項研究涉及人類參與者。這項研究獲得了蒂爾堡大學社會與行為科學學院倫理審查委員會(ERB)的倫理批準(RP301)。參與者在參與研究前均知情同意參與研究。

致謝

我們要感謝所有參加我們焦點小組的人如此公開和慷慨地分享他們的個人經曆和見解。我們還要感謝Thymen Houwen在招聘階段提供的行政支持,以及Miel Vugts對本文早期版本的反饋。

參考文獻

補充材料

腳注

  • ML和惠普的貢獻相當。

  • 貢獻者MCWJ作為擔保人,對研究的工作和/或進行承擔全部責任,有權訪問數據,並控製發表的決定。MCWJ, MACJ, KL和ML設計了研究。HP、ML、RR和MCWJ進行數據收集。HP和RR分析了數據。HP、ML、RR、MACJ、KL、HT、MCWJ解釋數據。HP和ML撰寫了第一版手稿。所有作者都修改了手稿的版本,並都批準了最終版本。

  • 資金這項研究由荷蘭衛生研究與發展組織資助。(ZonMw,荷蘭語:Nederlandse Organisatie voor Wetenschappelijk Onderzoek),批準號842004001。

  • 相互競爭的利益沒有宣布。

  • 患者和公眾參與研究結束後,參與者會收到一份小冊子上的研究結果摘要。沒有其他患者或公眾參與。

  • 出處和同行評審不是委托;外部同行評審。

  • 補充材料此內容由作者提供。它沒有經過BMJ出版集團有限公司(BMJ)的審查,也可能沒有經過同行評審。討論的任何意見或建議僅是作者的意見或建議,不被BMJ認可。BMJ不承擔因對內容的任何依賴而產生的所有責任和責任。如果內容包括任何翻譯材料,BMJ不保證翻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包括但不限於當地法規、臨床指南、術語、藥品名稱和藥物劑量),並且對因翻譯和改編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任何錯誤和/或遺漏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