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文本

原始研究
韓國2010年至2019年首次缺血性中風發病率的時間趨勢:一項全國性回顧性隊列研究
  1. Jeehye李1
  2. Hyeongsu金2
  3. Jusun月球3.
  4. Jinyoung脛骨4
  5. Hojin宋2
  6. Youngtaek金5
  1. 1國家緊急醫療中心國家醫療中心首爾、韓國
  2. 2預防醫學係建國大學醫學院首爾、韓國
  3. 3.神經內科國家醫療中心首爾、韓國
  4. 4家庭醫學係建國大學醫學院首爾、韓國
  5. 5預防醫學係忠南大學醫院大田市、韓國
  1. 對應到Hyeongsu Kim博士;mubul在{}kku.ac.kr;金永澤博士;ruyoung01在{}cnuh.co.kr

摘要

客觀的缺血性中風的發病率在全球範圍內呈下降趨勢,但韓國的趨勢尚不清楚。在這項研究中,評估了韓國首次缺血性中風的10年發病率趨勢。

設計,設置和參與者利用國民健康保險服務(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service)醫療索賠數據,構建了10個年齡在20歲及以上、未被診斷為中風的成年人年度隊列,以了解2010年至2019年首次缺血性中風的發病率趨勢。

結果測量主要結果為10年的粗發病率和年齡調整發病率。計算各年齡組的粗發病率和發病年齡統計。為了在收入組之間進行比較,使用了年齡調整後的發病率。所有組的發病率分別按性別進行分析。

結果2010年,每10萬人中缺血性中風的年齡標準化發病率男性為101.0,女性為67.6;2019年,男性為92.2,女性為55.0。按年齡分組,40歲以上的女性和60歲以上的男性減少。醫療救助受益人和最高收入群體之間中風發病率的相對差異在10年內從1.5增加到1.87。

結論從2010年到2019年,男性和女性缺血性中風的年齡標準化發病率均有所下降。發病率在較年輕的年齡組中保持穩定,在較年長的年齡組中下降,而收入群體之間的差距在過去十年中有所擴大。對於低齡人群和低收入人群,需要采取預防中風的策略。不同人群缺血性腦卒中發病的危險因素有待進一步研究。

  • 中風
  • 流行病學
  • 公共衛生

數據可用性聲明

如有合理要求,可提供資料。數據可以從第三方獲得,但並不公開。原始數據由韓國國民健康保險公團提供。支持本研究結果的衍生數據可根據要求從通訊作者處獲得。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這是一篇開放獲取的文章,根據創作共用署名非商業(CC BY-NC 4.0)許可證發布,該許可證允許其他人以非商業方式分發、混音、改編、在此基礎上進行構建,並以不同的條款許可其衍生作品,前提是正確引用原始作品,給予適當的榮譽,任何更改都已注明,並且使用是非商業性的。看到的: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數據來自Altmetric.com

請求的權限

如果您希望重用本文的任何或全部內容,請使用下麵的鏈接,該鏈接將帶您到版權清除中心的RightsLink服務。您將能夠快速獲得價格和即時許可,以多種不同的方式重用內容。

本研究的優勢和局限性

  • 這項研究的主要優勢在於,它利用基於人口的全國索賠數據計算了缺血性中風發病率。

  • 應用相同的標準計算10年各組缺血性卒中發病率的趨勢。

  • 這項研究的局限性在於,它不包括在家和門診就診的輕症患者、來醫院前死亡的患者以及住院期間發生的中風患者。

  • 據信,通過索賠數據準確確定中風發病率是困難的,但我們通過考慮可能的臨床情況來定義中風發病率,例如通過急診室住院和腦成像,以及診斷。

簡介

中風是導致殘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導致巨額醫療支出。1世界範圍內中風的發病率正在下降,2 - 4據報道,高收入國家的發病率下降是由於患病率下降。5 - 7在韓國,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和心房顫動等缺血性中風危險因素的患病率在過去幾年裏呈上升趨勢。8 - 10此外,衰老是缺血性中風的最大風險因素,11韓國正在迅速進入老齡化社會。12

中風發病率和患病率因性別和社會經濟地位而異,許多研究表明,這些差異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持續存在。13 - 16在韓國,也研究了社會經濟地位與中風發病率之間的反比關係。17然而,很少有研究追蹤韓國的發病率趨勢,並揭示不同年齡和家庭收入的趨勢差異。

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國民健康保險數據(NHID)研究2010-2019年韓國首次缺血性中風發病率趨勢。本研究作為全國性研究具有更大的意義。

方法

研究數據

這項研究使用了2010年至2019年國家衛生信息服務(NHIS) NHID的數據。NHID擁有97%的國家健康保險受益人和3%的醫療援助受益人的信息,18包括關於整個人口的醫療保健利用、健康篩查、社會人口變量和與收入有關的數據。19

研究設計

本研究調查了2010年至2019年首次缺血性卒中發病率的10年趨勢。回顧性構建10個隊列,為期10年。每個隊列由年齡在20歲及以上的成年人組成,他們在過去3年內未被診斷為I60(蛛網膜下腔出血)、I61(腦出血)、I62(其他非創傷性顱內出血)、I63(腦梗死)或I64(中風,未指定為出血或梗死)。

研究人群

首次缺血性腦卒中病例定義為:(1)經急診室入院,主要或附加4個診斷代碼為I63的患者;(2)在住院期間接受了包括“腦CT”、“腦MRI”和“腦CT血管造影”在內的腦成像;(3)排除診斷為I60-64編碼的病例,洗脫期為3年(圖1).通過門診住院不包括在急性中風的發生率中,因為通過門診住院很可能接受健康檢查或選擇性幹預,如頸動脈血管成形術或顱內血管成形術。

圖1

研究人群的選擇過程。

患者和公眾參與

沒有病人參與。

變量

亞組分析按年齡組和家庭收入組計算腦卒中發病趨勢。

年齡

在亞組和年齡標準化分析中,年齡從20歲開始分為10個單位,80歲及以上的年齡分為一組(20 - 29歲,30-39歲,40-49歲,50-59歲,60-69歲,70-79歲和80歲及以上)。

家庭收入

在韓國的國民健康保險製度中,根據收入水平的不同,保險費也有所不同。19家庭收入低的醫療援助受益人不支付保險費,他們為醫療使用支付很少或不支付共同付款。18研究人群被分為六組;國家健康保險計劃的受益者分為五分之一組和一組醫療援助受益者。

統計分析

分析了2010年至2019年缺血性卒中的性別特異性粗發病率和年齡標準化發病率。對年齡組和收入組進行了亞組分析。粗發病率的計算方法是將被定義為每年中風的患者數量除以回顧性隊列中當年的人數。在年齡標準化方麵,使用了韓國統計局2005年年中人口和世界衛生組織標準人口作為參考人口。為了研究各年齡組的發病率趨勢,我們使用Jonckheere Terpstra檢驗,這是一種基於排名的非參數檢驗。為了在收入群體之間進行比較,根據家庭收入水平(醫療救助受益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計算了年齡標準化發病率(參考人口:韓國統計局2005年年中人口)。醫療救助受惠者是收入最低的人群,而醫療救助受惠者是收入最高的人群。使用SAS V.9.4 (SAS研究所)對兩性分別進行所有分析。

結果

男性中60-69歲和70-79歲缺血性腦卒中發病人數最多,女性中70-79歲缺血性腦卒中發病人數最多。在80歲以上的人群中,2010年至2019年期間中風發病率急劇增加。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2010-2019年期間,所有家庭收入群體的缺血性中風發病率都有所增加(表1).

表1

2010-2019年缺血性中風患者的性別特征

從2010年到2019年,在過去十年中,生命優先診斷的缺血性中風數量從男性的20138例增加到26768例(33%),女性的17309例增加到20234例(17%)。在男性中,2010年每10萬人的粗發病率為106.7,2015年為103.9,2019年為124.8。在女性中,2010年每10萬人的粗發病率為90.1,2016年為83.0,2019年為93.4。2010年,韓國男性的標準化死亡率為每10萬人101.0例,2015年下降到85.7例,2019年上升到92.2例;2010年為67.6歲,2018年降至50.7歲,2019年飆升至55.0歲。女性和男性的年齡標準化比率均有統計學上的顯著下降(男性趨勢p =0.040,女性p <0.001) (圖2在線補充表1).

圖2

2010-2019年按性別劃分的粗年齡標準化缺血性中風發病率趨勢。

無論男性還是女性,發病率都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在80歲以上的人群中發病率最高。在20-29歲年齡組,男女之間的發病率差距最小,與大趨勢相反,多年來女性的發病率高於男性。60-69歲和70-79歲男性和40-49歲、50-59歲和60-69歲女性的發病率呈下降趨勢。男性70-89歲(P=0.002)下降趨勢顯著,女性40-49歲(P=0.025)、50-59歲(P=0.002)、60-69歲(P<0.001)和70-79歲(P<0.001)下降趨勢顯著(圖3在線補充表2).

圖3

按性別及年齡組別劃分的每10萬人缺血性中風粗發病率趨勢。

對於家庭收入分析,高收入群體在10年內中風發病率較低。NHIS受益人的年齡標準化發病率在10年內下降,但在醫療援助受益人中沒有觀察到這種趨勢(p=0.531) (圖4在線補充表3).2010年醫療救助受益人與最高收入群體的發病率之比為1.5 (CI為1.43 ~ 1.58),2019年為1.87 (CI為1.77 ~ 1.97)(圖4在線補充表4).

圖4

根據收入水平(A)和醫療救助受益人與最高收入群體之間的缺血性中風發病率比率(B),每10萬人每年的年齡標準化缺血性中風發病率的趨勢。

對於中風發病的中位年齡,隨著時間的推移沒有顯著變化(數據未顯示)。

討論

這是一項全國性的回顧性隊列研究,分析了10年間男女中風發病率的變化。為此,計算粗率和標準化率,並按年齡和家庭收入對發病率進行亞組分析。

縱軸上的卒中粗發病率與橫軸上2010 - 2019年的發病率呈j型相關,男性卒中粗發病率尤其明顯;此前一直呈下降趨勢,但自2015年以來大幅上升。年齡標準化率也是如此,總體年齡標準化率下降,但自2015年以來一直在上升。之前的研究報告稱這是一種檢測偏差,因為人們能更好地檢測出輕微中風或改變尋求治療的行為。由於我們的研究不包括中風的嚴重程度,可能是上述原因導致了中風發病率的上升。2019年大幅增加的原因可能是腦血管MRI健康保險覆蓋政策的擴大改善了腦成像的獲取,導致MRI掃描的增加,相應的,診斷的增加。2019年12月,腦磁共振相關財政支出較財政預算增長173.8%。雖然並非所有的腦成像都局限於中風,但它會導致中風診斷的增加。隨著腦成像的普及,在其他國家也觀察到中風診斷的增加。20 21

盡管中風患者的數量每年都在增加,但直到2018年,年齡標準化率都在下降,但在2019年,所有組的中風患者的年齡標準化率都顯著上升。這可能是由於兩個原因:首先,在研究期間,人口的年齡增加了,12第二,中風的危險因素得到了更好的控製。22在高收入國家,中風發病率也有所下降,2這與本研究的結果一致:從1990年到2014年,蘇格蘭缺血性中風的年齡標準化發病率有所下降,23從2003年到2013年,4在丹麥,從2005年到2018年,24從2003年到2011年呈下降趨勢,然後在加拿大上升到2017年。25

在本研究中,按年齡分組的發病率在60歲以上的男性和40歲以上的女性中呈下降趨勢,而在較年輕的年齡組中呈穩定趨勢。根據荷蘭國家登記,從1998年到2010年,18-49歲的缺血性中風發病率有所增加,18-39歲的增加幅度更大。26在Framingham研究中,35-54歲人群的中風發病率沒有顯著變化,而55歲及以上人群的中風發病率則有顯著下降。27瑞典的一項研究從2001年到2015年跟蹤了年齡的發病率,報告稱65歲以下人群的發病率沒有變化。3.不同年齡的發病率的不同趨勢可能是由於不同年齡的危險因素的貢獻不同,這些危險因素的流行趨勢也不同。韓國人群中風危險因素的時間趨勢在不同年齡段也有不同的趨勢。8 - 10不同年齡組中風的發病因素及其對中風發病率的影響有待進一步研究。

據報道,在較年輕的年齡組中,女性的發病率高於男性,28 29在本研究的結果中也觀察到了這種現象。由於這項研究是使用索賠數據進行的,因此很難確定20多歲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的原因。先兆偏頭痛在年輕女性中患病率很高,排除先兆偏頭痛患者中風的做法可能導致本研究中女性中風發病率較高。28

中風發病率的收入不平等是眾所周知的。14日至17日這項研究還表明,在調整年齡後,中風發病率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降低,而且這種不平等的程度在10年內有所增加。特別是,據觀察,中風發病率在醫療援助受益者群體中最高。這似乎有很多原因,比如中風風險因素的患病率較高30.在醫療救助受益人中,更多的案例是由於過度醫療使用,這有待進一步探討。據報道,醫療救助福利大量使用醫療保健,因為自付費用低。31擴大腦血管MRI醫療保險覆蓋範圍,可以用醫療福利補充患者腦卒中診斷的缺憾部分。

這項研究的一個局限性是很難準確地捕捉發病率,因為中風發病率是從索賠數據中計算出來的。然而,NHIS索賠數據對中風相關診斷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32此外,我們試圖克服這一局限性,通過考慮可能的臨床情況來定義中風發病率,例如通過急診室住院和腦成像,以及中風的診斷,這進一步增強了研究的特異性和敏感性。我們不能包括那些呆在家裏的缺血性中風患者,在成像前死亡或在非常輕微的病例中沒有成像的患者。

然而,用同樣的標準來揭示10年卒中發病率的趨勢是很有價值的。此外,作為一項基於人群的全國性發病率研究,該研究很有價值。在計算中風發病率時,雖然索賠數據不如登記數據準確,但韓國沒有針對全體人口的登記係統。本研究的標準包括“中風發病率可比研究的核心標準”的幾個要素。33因此,這項全國性的研究可作為腦卒中發病率趨勢的有價值的數據,並可用於國際比較。這有助於全球了解中風流行病學,並可作為中風相關醫療用途的政策證據。

結論

自2010年以來,韓國中風發病率呈上升趨勢,而年齡標準化發病率呈下降趨勢。發病率在老年人中有所下降,但在年輕年齡組中沒有變化。2010年至2019年,基於收入和性別的中風發病率不平等持續存在。未來有必要進一步研究哪些因素與腦卒中發病趨勢有因果關係。此外,還需要製定減少和預防低齡人群和低收入人群中風的策略。

數據可用性聲明

如有合理要求,可提供資料。數據可以從第三方獲得,但並不公開。原始數據由韓國國民健康保險公團提供。支持本研究結果的衍生數據可根據要求從通訊作者處獲得。

倫理語句

患者發表同意書

倫理批準

該研究方案已獲得建國大學機構審查委員會(IRB號碼:7001355-202105-E-143)的批準。它也在NHIS (NHIS研究編號:NHIS-2021-1-479)的內部委員會的審查中獲得批準。

參考文獻

補充材料

  • 補充數據

    此網頁文件由BMJ出版集團從作者提供的電子文件製作而成,並沒有對內容進行編輯。

腳注

  • 香港和YK的貢獻相當。

  • 貢獻者JL, HK和YK設計了這項研究。JM和JS為內容提供了智力輸入。HJ分析了數據。JL, JM和JS起草了手稿。HK和YK修改了文章的知識內容。所有作者都已閱讀並同意最終版本。最終內容由HK和YK作為擔保人負責。

  • 資金作者沒有從任何公共、商業或非營利部門的資助機構宣布對這項研究的具體資助。

  • 相互競爭的利益沒有宣布。

  • 患者和公眾參與患者和/或公眾沒有參與本研究的設計、實施、報告或傳播計劃。

  • 出處和同行評審不是委托;外部同行評審。

  • 補充材料此內容由作者提供。它沒有經過BMJ出版集團有限公司(BMJ)的審查,也可能沒有經過同行評審。討論的任何意見或建議僅是作者的意見或建議,不被BMJ認可。BMJ不承擔因對內容的任何依賴而產生的所有責任和責任。如果內容包括任何翻譯材料,BMJ不保證翻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包括但不限於當地法規、臨床指南、術語、藥品名稱和藥物劑量),並且對因翻譯和改編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任何錯誤和/或遺漏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