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文本
摘要
目標描述中國45歲及以上成人非傳染性疾病(NCDs)患病率的性別差異。
設計橫斷麵研究。
設置2011年中國人口全國代表性樣本。
參與者參與第一波中國健康與退休縱向研究(CHARLS)的45歲以上的8401名男性和8928名女性。
結果測量關於整體健康和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心髒病、中風、慢性肺病、癌症或關節炎診斷的自我報告數據。非傳染性疾病的性別差異使用邏輯回歸來描述,以產生優勢比(OR),並對社會人口因素和健康相關行為進行了調整。所有的分析均按年齡分組,包括45 - 64歲和≥65歲的參與者。
結果在兩個年齡組中,男性報告的總體健康狀況都好於女性。心髒病、癌症和關節炎的粗患病率在女性中較高,而中風和慢性肺病的粗患病率則低於男性。調整後,45-64歲和≥65歲年齡組的男性與女性關節炎的or (95% CI)分別為0.70(0.58 ~ 0.84)和0.66(0.54 ~ 0.80)。相反,男性與女性相比,中風的or值分別為1.66(1.09 ~ 2.52)和2.12(1.36 ~ 3.30),慢性肺病的or值分別為1.51(1.21 ~ 1.89)和1.43(1.09 ~ 1.88)。隻有在45-64歲年齡組中,男性心髒病的or值(0.65(0.52 - 0.80))低於女性。
結論在這兩個年齡組中,男性患關節炎的幾率較低,而患中風和慢性肺病的幾率高於女性。然而,男性患心髒病的幾率比女性低,但僅限於45-64歲的人群。
- 流行病學
- 高血壓
- 中風
這是一篇根據創作共用署名非商業性(CC BY-NC 4.0)許可發布的開放獲取文章,該許可允許其他人以非商業性的方式發布、混編、改編、構建本作品,並以不同的條款許可其衍生作品,前提是原始作品被正確引用且使用是非商業性的。看到的: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統計數據來自Altmetric.com
本研究的優勢和局限性
這項研究的優勢在於使用了具有全國代表性的45歲及以上的中國成年人樣本。
該研究受其橫斷麵設計的限製,由於健康結果和與健康相關的行為是自我報告的,因此可能存在回憶偏差。
該研究還受到基於社會經濟地位和尋求醫療保健的文化規範的不同診斷機會的限製。
存在殘餘混雜的可能性。
背景
非傳染性疾病是世界範圍內的主要衛生挑戰之一。1據估計,2010年全球有3 450萬人死於非傳染性疾病,比1990年大幅增加。2此外,世界各地以往的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在健康狀況和非傳染性疾病流行率方麵存在顯著差異。3 - 5在全球範圍內,婦女比男子更有可能報告總體健康狀況較差,並有包括功能問題在內的致殘非致命疾病。6 7
非傳染性疾病負擔的上升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尤為明顯。1中國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在過去20年裏,與非傳染性疾病有關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顯著增加。2014年,非傳染性疾病的年齡標準化死亡率達到每10萬人636人,占全因死亡率的87%。82003年至2008年期間,中國女性自我報告的慢性疾病患病率高於男性。92012年,中國男性的平均預期壽命為72歲,女性為77歲。10在2007 - 2008年具有全國代表性的成人研究中,中國男性的糖尿病患病率和2010年的高血壓患病率明顯高於女性。11 - 1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中國40歲及以上男性中也比女性更普遍。14此外,肺癌已被確定為中國男性最常見的癌症,而乳腺癌是中國女性最常見的癌症。15
雖然有許多研究考察了中國非傳染性疾病患病率的性別差異,但最近很少有針對全國代表性人群的研究。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2011年第一波具有全國代表性的中國健康與退休縱向研究(CHARLS)收集的數據,描述中國45歲及以上成年人非傳染性疾病患病率的性別差異。
方法
數據
在這項橫斷麵研究中,我們分析了中國健康與退休縱向研究(CHARLS)的基線數據,CHARLS是一項對中國大陸45歲及以上人口進行的具有全國代表性的縱向調查。基線調查於2011年進行,後續調查計劃每兩年進行一次。2011年,在排除了空置或非居民住宅後,來自12740戶家庭的個人被分配為潛在的研究參與者。最後的訪談是對中國1442個縣中的150個和34個省級行政區中的28個的城鄉地區的10257個家庭中的17708名受訪者進行的。
CHARLS的核心問卷包括要求提供以下信息的部分:人口因素、家庭結構和變化、健康狀況和功能、保健和保險、工作、退休和養恤金、收入和消費以及資產(個人和家庭)。信息由訓練有素的工作人員通過訪談收集。CHARLS團隊為家庭和個人創建了單獨的權重,糾正了CHARLS每一步中的無響應和采樣幀錯誤。2011年招募的人如果年齡在45歲或以上,有完整的性別、健康結果和個人體重數據,就有資格參加這項分析。關於抽樣方法和CHARLS核心問卷的細節已在前麵介紹過。16
變量
本研究使用了以下數據:社會人口因素,包括年齡(中年(45-64歲)和老年人(≥65歲),性別,正規教育水平(沒有正規教育,小學,中學,高中/職業學校,大專或以上),婚姻狀況(從未結婚,已婚,分居/離婚,喪偶)和地區位置(中國東部,中部和西部)。健康狀況包括自我報告的總體健康數據(極好、非常好、良好、一般、較差或極差),以及受訪者是否被醫生診斷為高血壓、血脂異常(LDL-C、甘油三酯、總膽固醇升高或低HDL-C)、糖尿病、心髒病(定義為心髒病發作、冠心病、心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其他心髒問題)、中風、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或肺氣腫,但不包括癌症)、癌症或關節炎。研究參與者還報告了他們是否接受了醫生診斷的任何疾病的治療,健康相關的行為,包括三種獨立的體育活動(PA)(劇烈或不劇烈,適度或不適度,步行或不步行),吸煙狀況(現吸煙者,前吸煙者,不吸煙者),飲酒(每月多於一次,每月少於一次,從不)和每天吃多少頓飯。所有研究參與者簽署知情同意書,並獲得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irb00001052 -14013豁免)。
統計分析
由於在一些細胞中頻率較低,我們合並了一些變量的類別,代表吸煙、飲酒、每天進餐和自我報告健康。關於飲食、吸煙和飲酒的新變量是二元變量(每天兩餐或更少vs每天三餐或更多;吸煙(現在吸煙)vs不吸煙(以前吸煙,不吸煙);喝酒(一個月喝酒超過一次)vs不喝酒(喝酒但一個月喝酒少於一次,兩者都不是)。我們還創建了一個新的自我報告健康變量,包括四個類別:極好/非常好、良好、一般和差/非常差的健康。
所有分析均按年齡分組進行,包括45-64歲和≥65歲的參與者。所有變量都是分類的,分別以計數和百分比表示。利用χ分析參與者特征的性別差異2測試。使用三種模型的邏輯回歸研究了性別與健康結果之間的關係。在模型1(一個粗糙的模型)中,我們探索了健康結果如何因性別而異,同時忽略了潛在的混雜因素。在模型2中,我們納入了包括教育水平、婚姻狀況、中國地區和城市地位在內的潛在混雜因素。與健康相關的行為已被確定為促成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風險因素,17因此,模型3包括對身體活動(進行任何PA(劇烈和/或中度和/或步行)vs不進行任何PA)、吸煙狀況、飲酒和飲食的額外調整。
在所有的描述和分析中,CHARLS數據中的單個權重被應用到選擇概率、非響應模式和後分層因素。泰勒線性化方差估計用於考慮潛在的聚類作為采樣策略的結果。所有分析均使用STATA/SE Version 12.0軟件進行。如果P<0.05,則認為檢驗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在排除了379名性別、健康狀況和/或個人體重數據缺失的參與者後,總共有17309人(8401名男性和8928名女性)被納入我們的分析。混淆變量之間的缺失數據在網上顯示補充表S1.
補充文件1
2011年CHARLS研究參與者的社會人口學特征見表1.在中國,性別與年齡和地區位置無相關性。與婦女相比,據報告生活在農村地區的男性比例更高。女性報告的正規教育水平比男性低的可能性更大,而且報告沒有受過正規教育的女性比例更大。大多數男性和女性都結婚了,但報告說從未結婚的男性比例高於女性,而報告說守寡的女性比例高於男性。
表2中國中老年人健康相關行為的性別差異。與男性相比,45-64歲的女性更喜歡散步。相比之下,在兩個年齡組中,女性報告參加劇烈體育活動的可能性都低於男性。自我報告的吸煙和飲酒情況中,男性明顯高於女性。此外,在中年組中,女性比男性更不可能報告每天吃兩頓或更少的飯,而在≥65歲年齡組中觀察到相反的情況。
按年齡組自我報告健康結果的性別差異載於表3.在兩個年齡組中,男性報告的總體健康狀況都好於女性。女性患心髒病和關節炎的比例高於男性。僅在中年人群中,女性的癌症患病率高於男性。相比之下,在兩個年齡組中,男性慢性肺病的患病率高於女性。在兩個年齡組中,高血壓、血脂異常和中風的患病率均無性別差異。
我們還探索了男性和女性在非傳染性疾病治療方麵的年齡調整性別差異(見網上)補充表S2).據報告,在關節炎和慢性肺部疾病方麵,女性使用中國傳統療法和西方現代療法的比例更高。此外,與男性相比,女性更有可能沒有接受過糖尿病治療。
表4顯示了性別和按年齡組分層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之間的關聯(OR和相關CI)。在原始模型中,男性患心髒病和關節炎的相對幾率低於女性,而中老年人患慢性肺病的相對幾率則高於男性。在中年組中,男性患癌症的幾率比女性低。對受教育程度、婚姻狀況、中國地區和城市居住地的調整不影響上述性別與健康結果之間的關係,此外,研究還發現,與老年女性相比,老年男性患中風的幾率更高,患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和癌症的幾率更低。在完全調整的模型中,模型額外調整了與健康相關的行為,包括體育活動、吸煙狀況、飲酒和飲食,中老年組中男性中風(1.66 (95% CI 1.09 ~ 2.52)/2.12 (95% CI 1.36 ~ 3.30))和慢性肺部疾病(1.51 (95% CI 1.21 ~ 1.89)/1.43 (95% CI 1.09 ~ 1.88)的相對幾率高於女性,而關節炎(0.70 (95% CI 0.58 ~ 0.84)/0.66 (95% CI 0.54 ~ 0.80))的相對幾率低於女性。然而,僅在中年研究參與者中,男性患心髒病的幾率(0.65 (95% CI 0.52 ~ 0.80))仍然低於女性。
討論
我們觀察到,在2011年參加CHARLS全國代表性研究的45歲及以上中國成年人中,自我報告的非傳染性疾病患病率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在中老年亞組中,男性患關節炎的幾率較低,而患中風和慢性肺病的幾率則高於女性。然而,男性患心髒病的幾率比女性低,但僅限於45-64歲的人群。這些關聯與年齡、教育、婚姻狀況、中國的地區、城市居住、體育活動、吸煙、飲酒和每天進食的次數無關。本研究更好地了解了中國中老年人非傳染性疾病的性別差異。確定和鎖定非傳染性疾病高危人群可能改善醫療保健服務,並有助於規劃中國中老年人非傳染性疾病的一級和二級預防方法。
我們的研究發現,與男性相比,女性更有可能報告自己的健康狀況惡化和患有關節炎,而報告有中風和慢性肺部疾病史的可能性更低。這些發現與之前在拉丁美洲、中國和印度等多個地區和國家進行的類似研究一致。在拉丁美洲,類風濕性關節炎在女性中的患病率是男性的五倍,18而鍾等在中國7個省市的20 245名40歲及以上參與者中,COPD患病率男性(12.4%)高於女性(5.1%)。19與我們的發現類似,來自印度的調查人員也報告了女性比男性更糟糕的健康狀況。20.
在我們的研究中觀察到的吸煙和飲酒的性別差異也與之前的研究一致。陳等進行了兩項為期15年的全國性前瞻性研究,發現隻有2%的中國女性吸煙,而超過60%的男性吸煙。21此外,男性因吸煙而死亡的比例高於女性。據估計,在從2010年開始的十年中,吸煙將導致中國成年男性死亡的20%左右。21日22與我們的研究結果相似,在2007年對中國31個省份的男性和女性進行的另一項具有全國代表性的研究中,男性和女性當前飲酒的患病率分別為55.6%和15.0%。23
在我們的研究中觀察到的高血壓、糖尿病和心髒病患病率的性別差異並不總是與以前的研究結果一致。- 28例如,楊W等27據報道,中國20歲及以上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為9.7%,高於我們研究的5-8%,且男性與糖尿病風險增加顯著相關。我們觀察到,在65歲及以上的人群中,男性患糖尿病的幾率低於女性。結果的差異可能是由於研究人群的年齡和糖尿病的測定方法的差異。在楊的研究中等在美國,研究參與者平均年齡更小,糖尿病的診斷是根據血糖水平來確定的,而不是自我報告。我們的研究結果也與楊磊的研究結果形成了對比等28他們報告說,在中國,15歲及以上的男性高血壓患病率高於女性。兩項研究之間的人口年齡分布存在差異,這可能導致研究結果的差異。此外,在Yang L .的研究中,許多潛在的混雜變量如體育活動和飲食沒有進行調整等.28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報告患有心髒病,這與一些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報告的結果一致,但與大多數高收入國家的結果不一致。29-31這可能是婦女尋求保健的人數少於男子的結果,因為據報告,在發展中國家,男子比婦女更頻繁地使用保健服務。32事實上,在一項探索中國使用醫療保健的性別差異的研究中,男性使用醫療保健的比例高於女性。33男性的住院時間也往往比女性更長,住院費用也更多,而僅在育齡期間觀察到,與男性相比,女性更多地利用保健服務。33中國文化中的性別規範和價值觀意味著,由於男性家庭成員對經濟的貢獻更大,他們通常會得到優待。33 34此外,中國婦女往往傾向於推遲自己的保健行為,直到真正有必要,以保存家庭資金,這可能對她們的健康和壽命產生不利影響。35
經常觀察到,婦女自我報告的健康狀況比男子差。22 36-38在我們的研究中,我們還發現,與男性相比,女性更有可能報告某些非傳染性疾病和較差的自我健康評估。一種可能的解釋是,與男性相比,女性患退行性但非致命疾病的發病率更高,如關節炎和其他疼痛疾病、高血壓和/或視力問題,而男性可能會經曆更嚴重的非傳染性疾病。36有人提出,生物因素和社會性別不平等是造成自我報告的健康指標中性別差距的主要因素。37此前的研究也表明,喪偶婦女報告自我健康狀況不佳的風險比已婚婦女高得多。39在我們的研究中,值得注意的是,報告喪偶的女性比例高於男性,這可能也造成了性別差異。
社會經濟地位也可能是造成男女健康差異的原因之一。教育成就與健康結果之間的聯係已得到充分證實。40研究發現,與正規教育水平較低的人相比,受教育程度較高的人健康狀況較好,患慢性疾病的人數較少。41因此,在我們的研究中,與男性相比,女性受教育程度較低可能是女性報告總體健康狀況較差的原因之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婚姻促使夫妻雙方分享健康資源,交流疾病預防和治療的知識,42分享生活方式和態度。43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調查了美國已婚男女的配偶教育和自我健康評估之間的關係,與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結婚,報告健康狀況良好或較差的幾率較低。44挪威的一項研究也是如此42探討了家庭成員受教育程度與死亡率之間的關係,發現配偶受教育程度與死亡率呈負相關。有趣的是,調查人員注意到,無論男女,配偶的教育對健康的影響都小於個人的教育。42此外,在收入方麵也存在性別不平等,婦女的收入低於男子,即使是同等的工作;女童和婦女在教育和就業機會方麵落後,這繼續損害著全世界數百萬女童和婦女的健康。21 45 46因此,由於尋求醫療保健的這些社會經濟和文化規範,婦女中未確診的每種非傳染性疾病的比例可能高於男子。我們發現在女性中更常見的疾病的診斷和未診斷疾病的綜合流行率(“真實流行率”)的性別差異可能被低估了,但我們發現在女性中不太常見的疾病的真實流行率的性別差異可能被使用自我報告的結果高估了。
這項研究有幾個局限性。本研究是橫斷麵性的,因此是簡單的描述性的,可能受到生存偏差的影響。需要進行縱向研究來確定性別差異是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持續或改變,以及這些差異是否在年輕和年長人群中有所不同。這項研究具有中國45歲及以上人群的代表性;然而,研究結果可能不適用於較年輕的人群。此外,社會人口特征和健康相關行為是自我報告的,因此容易產生回憶偏差,這可能對男性和女性產生不同的影響。健康結果也是自我報告的,可能不同於醫療記錄中記錄的結果。這種差異可能是由於回憶偏差造成的,而且可能在男性和女性之間有所不同。這種差異也可能是由於患者與衛生專業人員之間的溝通不暢、患者的衛生知識水平不高,患者也可能報告他們已經檢查但未診斷出的疾病,或者如果他們不滿意醫生對其健康投訴的解釋,他們可能會自我診斷。47進行了多次統計檢驗,這可能導致假陽性結果,而且大樣本量可能給出統計學上顯著的結果,但在臨床上並不重要。分析調整了幾個潛在的混雜因素;然而,結果仍然可能被其他已知和未知的因素所混淆。這項研究的優勢在於使用了具有全國代表性的45歲或以上成年人樣本,多重報告的健康結果,並考慮了可能混淆或調節性與健康之間關係的多個因素。
結論
在我們的研究中,在中年和老年亞組中,男性自我報告關節炎的幾率低於女性,而中風和慢性肺病的幾率高於女性。男性患心髒病的幾率也低於女性,但僅限於45-64歲的人群。我們主張更多地關注在常見健康問題上的性別差異,並在非傳染性疾病控製方麵采取基於性別的監測、政策和幹預措施。
參考文獻
腳注
貢獻者YL構思和設計了研究,分析和解釋了數據,起草了手稿,對重要的知識內容進行了嚴格的修改,並批準了提交的最終手稿。GL構思並設計了研究,獲取並分析了數據,起草了手稿並批準了提交的最終手稿。HW構思並設計了研究,起草了手稿並批準了提交的最終手稿。WJ和SW對研究進行了概念化和設計,對重要的知識內容進行了嚴格的修改,並批準了提交的最終稿。DG構思並設計了研究,解釋了數據,起草了手稿,對重要的知識內容進行了嚴格的修改,並批準了提交的最終手稿。所有作者閱讀並批準了最終稿件。
相互競爭的利益沒有宣布。
病人的同意獲得的。
倫理批準原CHARLS經北京大學倫理審查委員會批準,所有受試者在參與時均給予書麵知情同意。
來源和同行評審不是委托;外部同行評審。
數據共享聲明沒有其他數據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