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文本
摘要
背景/目的利用標準照片,為後眼的光譜域眼相幹斷層掃描(SD-OCT)圖像開發一個標準化分級方案,並評估訓練有素的眼科醫生在識別病理變化方麵的觀察者之間的一致性。
方法受試者從廣州荔灣區招募,2013年6月至2013年11月SD-OCT數據收集,作為荔灣區眼科研究10年隨訪的一部分。所有受試者都接受了黃斑的SD-OCT成像,由兩位眼科醫生分析掃描線,以評估12種不同的後節病變的存在。計算各病變分級與圓頂狀黃斑(DSM)高度和脈絡膜厚度定量測量之間的一致性百分比。
結果兩年級學生分別對來自679名受試者的679張SD-OCT圖像進行了獨立評估。在超過96%的圖像中,12個病灶中的每一個都被成功地分級為存在或不存在。對於所有病變,觀察者之間的一致性超過90%,從視網膜前膜和視網膜色素上皮增厚的90.7%到全厚度黃斑孔和視網膜脫離的99.7%。眼部三個位置的DSM高度和脈絡膜厚度的定量測量均顯示兩種分級之間的類內相關評分均大於0.9。
結論我們的研究表明,在使用SD-OCT圖像描述後側病變時,分級之間具有高度一致性,驗證了這種成像方式在後側眼病診斷中的繼續使用。
- 光學相幹斷層掃描
- 後段
- 定性分級
- 定量測定
這是一篇根據創作共用署名非商業性(CC BY-NC 4.0)許可發布的開放獲取文章,該許可允許其他人以非商業性的方式發布、混編、改編、構建本作品,並以不同的條款許可其衍生作品,前提是原始作品被正確引用且使用是非商業性的。看到的: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來自Altmetric.com的統計
本研究的優勢和局限性
該研究提出並驗證了一套標準標準,用於根據國際光學相幹層析成像命名共識解剖標誌對後段光譜域眼相幹層析成像圖像進行分級。
該研究評估了玻璃體視網膜界麵、神經感覺視網膜和視網膜色素上皮/Bruch 's複合體的12種不同病理變化,並提供了每一種的標準照片。
該研究報告了訓練有素的眼科醫生在對後節病變分級時觀察者之間的差異,類似於在大多數醫療環境中如何解釋這些圖像。
眼相幹斷層掃描圖像來自一項基於人群的研究,導致幾種類型的病變患病率較低。
簡介
光學相幹斷層成像(OCT)於1991年首次引入,是一種基於幹涉測量的無創成像方式,能夠生成視網膜的實時橫斷麵圖。1與b超相似,OCT將來自寬帶光源的光分為樣本光束和參考光束,並測量眼睛後部的背向散射後的幹涉模式,2結果是視網膜的反射率與深度剖麵在診斷決策中有用。最近,光譜域OCT (SD-OCT)技術的廣泛采用有效地取代了以前較慢的時域OCT設備,允許圖像采集速率高達29000軸向掃描每秒6 μ m分辨率或14500掃描每秒3.5 μ m分辨率。3.隨著使用更長的帶寬光源和更高分辨率光電探測器的掃描源OCT的出現,這些數字隻會繼續提高。
正常視網膜組織反射率的自然變化是OCT分辨玻璃體視網膜界麵、神經感覺視網膜、視網膜色素上皮(RPE)/Bruch 's複合體和內脈絡膜的基礎。神經纖維和RPE具有高反射率,叢狀和核層具有中等反射率,光感受器具有低反射率。4個5與醫學的許多分支領域相比,有問題的組織可以很容易地進行活檢,眼科,特別是視網膜的研究不成比例地依賴於成像。因此,在臨床實踐中,OCT已經成為一種常規的和無價的檢查,以識別廣泛的病變,從視網膜前膜(ERMs)和黃斑孔到RPE的病理改變。
迄今為止,針對青光眼、糖尿病黃斑病變和老年性黃斑變性等多種疾病,已經提出了OCT讀數指南,6 - 8但對於後路節段變化,目前還沒有一個綜合的OCT分類方案。2015年,亨等9兩位視網膜專家在評價糖尿病黃斑水腫的特征時顯示出高百分比的一致性。同樣,在2016年,金等7量化青光眼專科醫師對利用OCT影像進行青光眼結構診斷的綜合認同程度。然而,對於許多通過OCT檢測到的眼部病變,診斷這些病變的專家之間的分級的可靠性還沒有被描述。
本研究的目的是使用標準照片為後眼的SD-OCT圖像開發一個標準化分級方案,並評估訓練有素的眼科醫生在識別病理變化方麵的觀察者之間的一致性。盡管OCT在眼科疾病治療中的應用已被廣泛認可,但直到最近才提出了正常後段SD-OCT成像的共識術語,10而關於SD-OCT評估後節病變的觀察者間變異性的報道很少。在這裏,我們通過SD-OCT對12種不同的眼後病變進行定義和研究,以確定荔灣眼科研究(一項基於人群的研究)中收集的圖像之間的一致區域。
方法
主題
所有受試者均來自廣州荔灣區,OCT數據采集時間為2013年6月至2013年11月,是荔灣區眼科研究10年隨訪的一部分。荔灣眼科研究的方法在其他地方有詳細的描述。11簡而言之,所有年齡在50歲及以上、居住在廣州市荔灣區選定研究群6個月以上的受試者均於2003年入組。在解釋研究目的和檢查的風險和益處後,所有受試者均獲得書麵知情同意。從這些受試者中,在2013年6月至2013年11月期間接受SD-OCT成像的患者被納入本分析。這項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
圖像采集
黃斑的SD-OCT成像由訓練有素的技術人員使用高清OCT (Model Ivue100, Optovue, Fremont, California, USA)和視網膜地圖掃描協議進行。在進行OCT掃描時,沒有擴大瞳孔。重拍OCT自評質量評分低於30分的圖像。如果圖像的低質量持續,盡管多次重拍,圖像被排除在分級。對於每隻分級的眼睛,分析黃斑的所有掃描線以評估病變的存在。隻有在無法檢查右眼的情況下,才會對左眼進行檢查。數據庫條目使用EpiData V.3.0或更高版本進行管理(EpiData協會,歐登塞,丹麥)。
病變的分類
生理條件下的黃斑層是根據國際光學相幹層析成像命名(in•OCT)麵板提出的分類係統進行識別的,該係統將視網膜細分為18層,從玻璃體視網膜界麵向脈絡膜-鞏膜界麵發展。10每次OCT掃描都檢查玻璃體視網膜界麵、神經感覺視網膜(1-13層)、RPE/Bruch膜複合體(14層)和脈絡膜(15-18層)。本研究提出的SD-OCT病理病變列表見表1.每個病變的附加分級細節和標準照片在網上提供補充表1而且圖1 - 3.
補充文件1
病變的分級
本研究中評估的所有OCT病變的分級標準和一套標準照片在網上有詳細描述補充材料.簡單地說,每張圖像上的病變都是在沒有其他臨床信息的情況下提供的,並由訓練有素的觀察員根據病變的存在與否獨立地分為三個相互排斥的類別:“無”(大於50%的確定性表明病變不存在)、“是”(大於50%的確定性表明病變存在)或“不能分級”(圖像質量差或圖像被存在的病變混合所掩蓋)。每個受試者的圖像也根據測量圓頂狀黃斑(DSM)高度(如果存在這種病變)的能力和水平掃描三個位置的脈絡膜厚度進行分級。
兩名眼科醫生作為觀察員對OCT圖像進行分級。對於定性OCT評估,觀察者之間的一致性(由不同評分者進行的兩次評估之間的分級病例的一致百分比)被確定為評分者之間的可靠性度量。對於DSM高度和脈絡膜厚度的定量測量,也計算了使用學生t檢驗和類內相關(ICC)評分的描述性統計。ICC采用Stata V.12.0雙向隨機效應模型測定。在統計分析中,P值小於0.05被認為是顯著的。
結果
共679張OCT圖像,來自679名受試者(379名女性,300名男性;平均年齡70.8±8.1歲),由兩名訓練有素的觀察員獨立評分。平均而言,每張圖像分級大約需要5分鍾。每個病變表1在超過96%的圖像中被成功評分為存在或不存在,所有視網膜脫離(RDs)、視網膜內高反射病變、色素上皮脫離(PEDs)和dsm的圖像都成功評分。
表2提出病例的數量分級為存在或不存在的兩個觀察員對每個病變,以及觀察員之間的協議對每種類型的病變評估。對於本研究中的所有12個病變,觀察者之間的一致性超過90%,從ERMs和RPE增厚的90.7%到全厚度黃斑孔(ftmh)和rd的99.7%。
眼底三個位置的DSM病變高度和脈絡膜厚度的定量評價見表3.在所有定量評價中,兩個評分者之間的ICC評分均大於0.9,表明評分者之間對這些測量的可靠性較高。
討論
根據IN•OCT專家組對正常解剖標誌的最新定義,10我們定義並比較了從679名受試者中收集的12種眼後病變的評分,以評估臨床醫生之間SD-OCT分級的可靠性。一致性評分最高的是FTMHs、片層黃斑孔和RDs的分級,這些在實踐中都是在OCT輔助下進行常規診斷和監測的。12 - 14定量OCT評價還顯示,在鼻、顳部和中心凹下位置的DSM高度和脈絡膜厚度分級之間的測量差異雖小,但具有統計學意義。用OCT準確、無創地測量這些參數的能力對於發現新病變和監測現有病變都很重要。特別地,SD-OCT可能對追蹤與脈絡膜厚度變化相關的情況有價值,如厚脈絡膜新血管病和新血管性老年性黃斑變性。15日16然而,應該注意的是,用這種方式測量脈絡膜厚度的獨立分級機之間可能存在小差異。
從我們的分析來看,最低百分比的一致性評分是黃斑水腫(MO)、玻璃體黃斑粘連、erm和RPE增厚的評估。導致骨骨化的疾病狀態的多樣性使其成為一種具有挑戰性的診斷條件,先前嚐試用SD-OCT描述骨骨化特征,顯示出獨立圖像閱讀器之間良好但不完美的一致性。9日17同樣,文獻中報道了幾種形式的RPE增厚,但臨床醫生使用SD-OCT識別這種類型病變的可靠性此前尚未得到檢驗。特別是對於RPE增厚,我們的分級標準是基於RPE增殖、肥大、色素沉著和遷移變化等文獻中的例子,所有這些都明顯缺乏定量定義。18 19OCT上RPE增厚的更主觀的定義可能使該病變的分級更加困難,也可能有助於解釋在我們的研究人群中,其一致性評分相對於其他病變較低。進一步的研究應該嚐試更精確地定義這些病變的標準,以更有信心地確定SD-OCT這些診斷的可靠性。盡管如此,本研究中檢查的病變分級之間的一致性均低於90%,這強調了OCT在評價眼部這些變化時的可接受的臨床應用價值。
本研究的局限性包括入選人群中FTMH、RD、PED和玻璃體黃斑牽引(VMT)的患病率較低。在679名受試者中,VMT沒有分級,這削弱了我們可以得出的關於該病變的任何結論。由於受試者來自基於人群的研究,因此這些病變的低流行率存在局限性。鑒於SD-OCT在眼科診所的應用越來越多,在患者護理中的作用越來越大,未來的研究在日常臨床實踐中驗證OCT圖像判讀的可靠性,以避免潛在的漏診或誤診是很重要的。幸運的是,在實踐中,這些病變的識別是由一係列成像和診斷工具補充的,包括熒光素血管造影、眼底自體熒光和b超掃描。20.這些檢查的集體發現將為SD-OCT的結果提供信息,提高診斷準確性和進行適當治療幹預的可能性。
總之,我們利用近期In•OCT共識解剖標誌,為玻璃體視網膜界麵、神經感覺視網膜和RPE/Bruch 's複合體的12種不同的眼部病理改變提出了一個SD-OCT的標準化分級方案,並評估了經過培訓的臨床醫生在識別這些病變方麵的一致性。我們的研究表明,分級者在描述這些區域的SD-OCT圖像時具有高度一致性,為繼續使用SD-OCT作為後眼病理診斷的輔助檢查提供了驗證。
參考文獻
腳注
貢獻者SKW, XG和MH設計了研究,進行了統計分析並起草了手稿。OX、YC、RL和WH收集了研究中使用的數據。所有作者閱讀並批準了最終稿件。
資金醫院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125007)和眼科國家重點實驗室基本科研業務費資助,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92013B20400003)資助。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570843H1204)資助。MH獲得墨爾本大學研究加速計劃和CERA基金會的支持。澳大利亞眼科研究中心得到維多利亞州政府的基礎設施運營支持。
相互競爭的利益沒有宣布。
病人的同意獲得的。
倫理批準本研究經中山大學倫理審查委員會和中山眼科中心倫理委員會批準
來源和同行評審不是委托;外部同行評議。
數據共享聲明原始資料可按要求提供。詳情請聯係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