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文本

下載PDF

馬來西亞國家中毒中心管理的中毒暴露呼叫類型評估(2006-2015年):回顧性回顧
  1. Balamurugan Tangiisuran12
  2. Maryam魂3.
  3. Adilah Mohamed Ariff1
  4. Noor Afiza Abdul Rani1
  5. Asdariah Misnan1
  6. 薩紮羅尼·拉希德1
  7. 穆罕默德·伊薩·阿卜杜勒·馬吉德1
  8. 安德魯·H·道森4
  1. 1國家毒藥中心馬來西亞理科大學11800年超聲電機檳城、馬來西亞
  2. 2藥學院馬來西亞理科大學11800年超聲電機檳城、馬來西亞
  3. 3.藥物科學研究所倫敦國王學院倫敦、英國
  4. 4皇家阿爾弗雷德王子醫院和悉尼醫學院悉尼大學悉尼新南威爾士、澳大利亞
  1. 對應到Balamurugan Tangiisuran博士;巴拉在{}usm.my

摘要

客觀的意外或故意中毒是一個需要幹預的公共衛生問題。目前的研究旨在評估馬來西亞國家中毒中心(NPC)在10年期間收到的中毒暴露電話類型。

設置和數據源使用馬來西亞全國人大的中毒查詢數據庫(2006-2015年)進行分析。

參與者NPC使用經過驗證和標準化的表格記錄其管理的所有電話。抽取中毒暴露呼叫的人口統計學和類型,並應用描述性分析。

主要和次要結果本研究的主要結果是評估基於10年中毒類型和模式的中毒暴露呼叫趨勢的NPC數據。第二個結果是根據全國人大接到的電話評估人類接觸病例的特征。

結果在這10年期間,發現的中毒暴露報警電話數量顯著增加,但在2012年顯著下降。最多的中毒舉報電話來自雪蘭莪州(21.0%)、霹靂州(18.0%)及森美蘭州(9.8%)。與男性(41.9%)相比,超過一半(53.8%)的接觸是故意的,涉及更多的女性(50.3%),並且在20-29歲年齡組類別中(33.5%)。暴露主要發生在家中(96%)通過攝入途徑(94.1%)。藥品(40.5%)、農藥(31.7%)和家用產品(20.1%)是涉及故意接觸的常見製劑。

結論全國人大接到有關接觸中毒個案電話的查詢呈上升趨勢。大多數故意中毒暴露發生在年輕女性中,涉及藥物、農藥或家用產品。中毒安全教育和其他幹預措施,以遏製中毒事件。

  • 保健服務的組織
  • 毒理學
  • 中毒

這是一篇開放獲取的文章,根據創作共用署名非商業(CC BY-NC 4.0)許可證發布,該許可證允許其他人以非商業方式分發、混音、改編、在此基礎上進行構建,並以不同的條款許可其衍生作品,前提是正確引用原始作品,給予適當的榮譽,任何更改都已注明,並且使用是非商業性的。看到的: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數據來自Altmetric.com

請求的權限

如果您希望重用本文的任何或全部內容,請使用下麵的鏈接,該鏈接將帶您到版權清除中心的RightsLink服務。您將能夠快速獲得價格和即時許可,以多種不同的方式重用內容。

本研究的優勢和局限性

  • 這項研究揭示了一個東南亞國家國家中毒中心在10年期間接到的中毒暴露電話的長期趨勢。

  • 報告的數據取決於醫療保健提供者根據收到的與接觸需要醫療保健設施管理的物質有關的電話而自行報告的電話。

  • 通過電話交談,確定了常見中毒類型、病原體及患者特點。

  • 該數據集缺乏對患者管理、結果和中毒嚴重程度的完整隨訪。

  • 暴露的原因和原因也沒有詳細調查,這表明該國普遍缺乏完整的中毒監測。

簡介

世衛組織認為中毒是全球對公共衛生的重大威脅。世衛組織全球疾病負擔項目顯示,2004年全世界各年齡層估計有345 814人死於“意外”中毒。1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中毒死亡率高於高收入國家。1世界各地的中毒流行率和類型差異很大,取決於社會經濟地位和文化習俗以及當地的工業和農業活動。2

設立中毒中心是為了對一個國家的中毒病例進行評估、分類、管理和持續監測。3.同時,現有數據可用於規劃適當的幹預策略,以減少人群中的故意和非故意中毒。然而,在目前東南亞地區的11個國家中,截至2016年8月,隻有7個國家擁有一個正在運作的毒藥中心。緬甸、柬埔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都有有效的毒藥中心,而老撾、新加坡、文萊和東帝汶則沒有這樣的設施。4馬來西亞國家毒藥中心(NPC)成立於1994年。5它是向衛生保健提供者和公眾提供毒理學信息的主要中心,為3 100多萬人口提供服務。

關於上述中毒中心的數據收集和調查結果的發表,目前存在的少數報告集中於這些國家內與中毒有關的特定中毒劑、模式或人口因素。6然而,在這一主題的文獻搜索之後,很明顯的是,缺乏對各國中毒查詢的更廣泛概況的報道,也缺乏詳細介紹東南亞中毒中心在各自國家所看到的國家趨勢的概述。對這些中毒中心所收到的查詢類型的全麵描述將被證明是最有價值的,以突出與各自國家中毒案件有關的國家趨勢。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評估馬來西亞全國人大在2006年至2015年期間收到的中毒暴露電話類型。

方法

數據源

對全國人大數據庫進行了回顧性審查。整個馬來西亞隻有一個毒藥中心。全國人大藥物及毒藥資訊服務處自1994年成立以來,處理了大量與中毒有關的查詢,至今已接獲超過42 000個中毒舉報電話。從那時起,該中心注意到接到的電話數量每年都在增加。

該中心接到的所有電話都輸入由世衛組織IPCS INTOX係統改編的標準化中毒病例報告表格(PCRF)。7自1995年以來,PCRF已進行了三次修訂和更新。表麵效度和內容效度之前是由幾位院士和9位藥劑師確定的。PCRF由五個領域組成:管理記錄、患者背景、中毒信息、臨床特征和患者管理。在與該中心接觸之前,有關臨床特征和患者入院管理的信息是在該中心的倡議下獲得的,但這部分在2011年之後正式納入了PCRF。

從呼喚者處獲得的呼叫詳細信息采用係統方法,包括詢問者的聯係方式、患者的年齡、性別和體重(公斤)、所涉中毒劑的類型、攝入的數量(如適用)、事件地點、接觸情況、接觸途徑以及患者首次接觸對話劑後所經過的時間。

毒劑的分類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毒物分類係統分類的。7每種藥劑被分類為農業/園林、環境汙染物、食品和飲料、家庭/休閑、工業/商業、自然毒素、藥物、農藥或濫用物質。此外,每個中毒詢問都根據世衛組織毒物中毒分類分為有意、無意或不良反應。7故意事件被定義為“有意造成傷害的任何途徑(或事件)暴露”。意外事故被定義為“無意造成傷害的任何途徑(或事件)暴露”。不良反應被定義為“正常使用藥物、食物或其他製劑後出現的不良反應”。在這項研究中,接觸並不一定代表中毒或過量。8

一個由九名經過專門培訓的內部藥劑師組成的小組處理所有中毒接觸電話,並記錄每一次電話的信息。呼叫者所尋求的信息是基於Micromedex (Poisondex)和tox等數據庫的參考或針對獨特病例的主要文獻來傳遞的。對於可通過一般措施處理的查詢,包括某些蛇咬傷、藥物過量(例如對乙酰氨基酚/某些處方藥物)和服用殺蟲劑等,藥劑師會立即為來電者提供治療意見和指導。他們協助對病人進行分類,提供急救建議,並為附近有能力處理此類病例的醫療機構提供指示。

納入和排除標準

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間,馬來西亞各地醫療機構的醫療保健提供者撥打的中毒暴露電話,包括PCRF和數據庫的完整信息,均納入本研究。本研究排除了一般公眾和醫療保健提供者的一般中毒谘詢。

數據分析

使用社會科學統計軟件包(SPSS V.24.0)進行數據分析。進行描述性統計,結果以頻率和百分比表示。

倫理批準

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之間整理的患者病例數據被用作本研究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描述性分析之前,所有與患者有關的個人信息都被刪除,以確保個人的匿名性。

患者和公眾參與

患者和公眾沒有參與研究問題的製定,也沒有參與本研究的設計。所有信息都是通過全國人大從醫療保健提供者那裏接到的中毒接觸電話獲得的。結果將通過我們的地方當局、會議報告進行傳播,並通過全國人大的患者和公眾參與倡議進行分享。

結果

在調查期間,全國人大共處理了39 088宗中毒個案諮詢電話。圖1顯示2006年至2011年全國人大接到的中毒舉報電話呈上升趨勢,2012年急劇下降,2013年起穩步上升。接電話最多的是雪蘭莪州(21.0%)、霹靂州(18.0%)及森美蘭州(9.8%)。登嘉樓接到的電話最少(0.6%);納閩(0.1%),其次是柏裏斯(0.1%)(表1).在接到的全部中毒舉報電話中,63.1%是在辦公時間外打來的,而72.5%是在工作日打來的。

圖1

根據馬來西亞國家中毒中心2006年至2015年間接到的電話,三種最常見的中毒接觸劑的趨勢。該係列標題為;“其他”包括其餘的毒物類別。這些是:農業/園林,環境汙染物,食品和飲料,工業/商業,天然毒素,濫用物質,混合劑,其他和未知。

表1

2006年至2015年期間,馬來西亞國家中毒中心從每個州接到的中毒報警電話總數

在人口分布方麵,男性和女性的中毒暴露電話數量幾乎相等(47.0% vs 41.5%)。涉及馬來族(28.4%)的中毒舉報電話較多,其次是印度人(26.1%)、華人(13.5%)及其他族裔。整體而言,大部分中毒個案涉及接觸藥物(36.0%)、除害劑(28.4%)及家居用品(25.5%)。家庭中毒暴露發生率為92.8%。農業或園藝場中毒占48.5%,工廠中毒占27.4%。故意中毒的數量超過了非故意中毒(分別為53.8%和44.0%),隻有1.0%的病例是由於不良反應。大多數中毒接觸呼叫與急性接觸有關(95.3%),主要是通過口服攝入(94.1%)(表2).

表2

導致國家中毒中心接到中毒報警的人類接觸個案的社會人口學特征(共= 39088)

在故意中毒類別下,一半的中毒暴露電話涉及女性(50.3%),而男性(41.9%)。故意中毒人數最多的是20-29歲(33.5%)、30-39歲(19.7%)和40-49歲(10.3%)年齡組。另一方麵,意外中毒的男性(53.3%)比女性多。意外中毒病例以1-9歲年齡組居多(46.7%),其次為19-29歲(13.4%)和30-39歲(8.8%)(表3).

表3

根據2006-2015年馬來西亞國家中毒中心接到的中毒暴露報警,按不同年齡類別劃分的中毒模式(故意中毒、意外中毒和不良反應)頻率

表4說明藥品(40.5%)和農藥(31.7%)是造成故意中毒的常見原因。在非故意中毒類別中,家庭或休閑用品(32.7%)和藥品(30.0%)是造成意外中毒的因素。中毒暴露呼叫中與藥物不良反應相關的比例較高(64.4%)。

表4

毒物亞型中毒暴露分布

討論

本研究詳細介紹了過去10年期間根據馬來西亞全國人大接到的中毒接觸舉報電話確定的中毒趨勢。如所觀察到的,2006年至2011年接到的中毒暴露報警電話數量急劇上升,2012年則顯著下降。後一年電話數量的下降與全國人大在此期間的辦公時間的變化是同步的。由於預算緊張,全國人大藥物毒藥信息服務中心被迫暫時取消了24/7的服務,將其限製在正常辦公時間內。全國人大在中斷6個月後恢複了之前的運作安排。

在過去10年期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處理的大多數中毒暴露報警電話都來自雪蘭莪州。雪蘭莪州是馬來西亞經濟最發達的州,相對於該國其他州,人口密度最高。東馬來西亞城市化程度較低,接到的電話較少。先前發表的文獻調查了城市化程度和中毒暴露之間的關係。美國之前的一項研究強調,城市化速度對藥物中毒造成的死亡尤其有影響。9愛爾蘭的一項研究進一步證實,1980-2000年期間,城市地區因中毒造成的死亡率較高。10

在這項研究中,很明顯,女性故意中毒的比例更高,而非故意中毒的比例更多地與男性有關。與其他研究一致的是,女性被發現比男性更有可能自殺。11來自美國的研究結果同樣表明,在13歲以下的兒童中,男孩接觸毒物的比例更高,然後在青少年和成人中,女性占主導地位。12一些國際研究強調,暴力自殘方法、酗酒障礙和經濟壓力源與男性的自殺企圖有關,而性創傷史和焦慮症通常與女性的自殺企圖有關。13 - 15

目前的研究表明,涉及兒童的非故意投毒案件比例很高。兒童更容易受到有毒化學物質的影響,因為許多器官係統在排毒方麵還不成熟,他們更大的體表有助於通過皮膚快速吸收有毒化學物質。16世衛組織的一份報告顯示,高收入國家兒童常見的中毒劑包括藥品、家用產品(如漂白劑、清潔劑)、殺蟲劑、有毒植物以及昆蟲和動物咬傷,而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常見的中毒劑是石蠟和煤油等燃料、藥品和清潔劑。17雖然本研究沒有進一步調查兒童意外中毒的病原體亞型,但確定的主要類別包括藥品、家居用品和休閑產品。

攝入仍然是故意中毒最常見的接觸途徑。根據之前的一份報告,在2008年之前,馬來西亞中毒案件中攝入農藥的比例最高。18然而,目前的研究顯示,這一趨勢發生了變化,在故意和非故意類別中,藥物都是主要的中毒病原體。藥品暴露程度的提高和對普通公眾的容易獲得無疑加劇了使用這種方法進行自我中毒的流行。19日20來自其他中毒控製中心和醫院的幾份報告顯示,在發達國家和一些發展中國家,涉及中毒案件的最常見藥物是櫃台出售的藥物,如撲熱息痛、止咳和感冒藥、鐵片、抗組胺藥和消炎藥。21日22有趣的是,研究還發現,絕大多數來自城市地區的自殺未遂者使用鎮靜劑和抗精神病藥等精神藥物,23而在農村地區,農藥或其他用於農業的化學品占主導地位。24日25日

從一開始,全國人大就參與並繼續參與保健專業人員和公眾的教育和培訓。正在努力加強當地社區的能力建設,提高人們對中毒問題的認識。全國毒藥中心舉辦的活動包括工作坊(例如,農藥中毒的臨床管理)、為三級醫療機構的員工提供內部講座、培訓社區藥劑師、展覽和毒藥中心路演。

盡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不斷改進其外聯戰略,但資金限製已被證明是其作為幫助馬來西亞對抗中毒接觸的主要組織充分發揮潛力的障礙。全國人大網站上的在線測試,以及毒藥中心移動應用程序的開發,都是未來全國人大如何向衛生保健專業人員和公眾傳播中毒信息的例子。與農業部等政府組織開展更密切的合作,可以對那些從事農業工作、經常接觸農藥的人進行年度健康檢查。繼續與國家和內部組織合作,將確保發展與已查明的中毒趨勢一樣有活力的外聯/教育方案。

本研究有一定局限性。本研究中觀察到的趨勢可能並不完全反映馬來西亞目前的情況。在研究期間(2006-2015年),中毒接觸的實際數量可能確實更高,而且可能漏報,因為向全國人大報告中毒接觸不是強製性的。本研究中記錄的數據來自全國各地醫療保健提供者的通話記錄,以及他們關於在各自的醫療保健設施中需要管理的物質的實際或潛在接觸的詢問。並非所有的中毒暴露和過量都向全國人大報告了,特別是如果這些病例是可以治療的,並且在中毒管理和治療信息方麵不需要額外的協助。雖然這些數據無疑為馬來西亞本身的中毒案件趨勢提供了基礎,但不同國家可能存在重要的社會人口統計和監管差異,因此在其他東南亞國家觀察到的趨勢或這些趨勢的潛在影響可能非常不同。

值得強調的一個重要限製是,缺乏基於任何可用的中毒嚴重程度評分的患者結局和中毒嚴重程度的信息。此外,目前的研究也沒有討論臨床特征和患者管理,包括醫療結果和所使用的治療方法。醫療結果可能是特別值得關注的問題,因為了解這些中毒病例的嚴重程度至關重要,因為大多數中毒病例都是故意接觸。如果有這種資料,可以更好地了解問題的深度;例如,一起致命中毒病例可為實施減少中毒接觸的戰略提供依據。

其他信息對於確定減少中毒病例的策略也很有價值。例如,沒有關於單一物質和多物質接觸的資料供分析。根據目前的數據,也不可能區分故意虐待和自殘案件,這是一個重要的細節,可以深入了解觀察到的大量故意案件的趨勢。已采取步驟列入這一資料以供今後使用。

結論

總體而言,趨勢顯示中毒中心處理的中毒暴露電話數量有所增加,特別是涉及藥物、農藥和家居用品的中毒暴露電話。本研究結果顯示,藥物、農藥及家居用品引起的中毒應引起重視。以此為參考,全國人大將更好地了解馬來西亞最近的中毒趨勢,從而使其能夠規劃更有效的幹預戰略和公共教育方案。公眾對全國人大作用的認識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公眾參與中毒控製。

致謝

作者感謝馬來西亞國家毒藥中心的工作人員對本報告的貢獻,並特別感謝國家毒藥中心的其他藥劑師Mohd Fadhli Razali、Nur Afni Amir、Sulastri Samsudin、Halilol Rahman Mohamed Khan和Haslina Hashim。本文的出版費用由馬來西亞理科大學讚助。

參考文獻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16. 16.
  17. 17.
  18. 18.
  19. 19.
  20. 20.
  21. 21.
  22. 22.
  23. 23.
  24. 24.
  25. 25.

腳注

  • 貢獻者BT、MJ、AMA、NAAR和IAM設計了本研究。BT和MJ起草了初稿。AMA, IAM和AHD對手稿進行了修改。AMA, NAAR, AM和SMR參與數據收集。采用NAAR、BT、AMA進行統計分析。所有作者都解釋了分析和數據,並仔細檢查了最終的手稿。

  • 資金作者沒有從任何公共、商業或非營利部門的資助機構宣布對這項研究的具體資助。

  • 相互競爭的利益沒有宣布。

  • 病人的同意不是必需的。

  • 倫理批準國家毒物中心研究倫理委員會。

  • 出處和同行評審不是委托;外部同行評審。

  • 數據共享聲明沒有其他數據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