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文本
摘要
客觀的養老意願是影響養老資源合理配置和養老服務適度發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討城鄉老年人接受養老意願的差異及其影響因素。
設計橫斷麵調查。
設置研究在中國黑龍江省三個城市(哈爾濱、齊齊哈爾和佳木斯)的城鄉地區進行。
參與者在黑龍江省通過多階段抽樣共抽取老年人1003人,其中城市581人,農村422人。
主要指標報告了城市和農村地區社會經濟和人口狀況、身體健康、生活滿意度和社會支持的描述性統計數據。均數差異用t檢驗,分類變量差異用χ檢驗2測試。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了城鄉居民養老意願的影響因素。
結果結果顯示,51.6%的城市老年人和59.0%的農村老年人更傾向於家庭養老。影響城市老年人養老意願的因素為年齡(OR 2.791, 95% CI 1.644 ~ 4.737)、房產(OR 0.494, 95% CI 0.329 ~ 0.740)和客觀支持(OR 0.764, 95% CI 0.681 ~ 0.858)。農村老年人的影響因素依次為有子女(OR 0.368, 95% CI 0.146 ~ 0.930)、住房(OR 0.371, 95% CI 0.231 ~ 0.596)和居住安排(OR 3.361, 95% CI 1.436 ~ 7.866)。
結論應注重完善家庭養老功能,促進各類養老服務的發展。應針對不同的城鄉老年人群體進行投資和製定有針對性的政策。
- 願意接受老人的照顧
- 上了年紀的
- 城市
- 農村
這是一篇開放獲取文章,根據創作共用屬性非商業(CC BY-NC 4.0)許可證發布,該許可證允許其他人以非商業方式分發、混音、改編、在此作品的基礎上進行構建,並以不同的條款許可其衍生作品,前提是原始作品被正確引用且使用是非商業性的。看到的: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數據來自Altmetric.com
本研究的優勢和局限性
本研究首次探討了城鄉老年人接受養老意願的差異,並分析了影響因素。
通過多階段抽樣選取樣本,分為城市樣本和農村樣本。
自我報告的測量方法可能存在固有的偏差,而且樣本量小限製了研究結果的普遍性。
這是一個橫斷麵研究;沒有因果關係可以確定。
簡介
人口老齡化已成為世界性的重大社會問題。在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口老齡化趨勢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1截至2016年底,中國60歲以上人口2.3億人,占總人口的16.7%。2全國殘疾老年人4063萬人,占老年人口的18.3%。由於老齡人口通常麵臨越來越多的健康問題,與老年人護理相關的問題對政府和社會都構成挑戰。
在中國,家庭養老和機構養老是養老的主要方式。在家庭養老中,老年人住在家裏,接受家人的照顧。在機構老年護理中,老年人生活在提供他們護理的機構中。
獨生子女政策創造了“4-2-1”家庭,在這種家庭中,一對夫婦不僅要照顧自己的孩子,還要照顧四個老人。3.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離開家去工作。因此,家庭老年人照顧的功能已被削弱,成年子女提供老年人照顧的可能性已變得不確定。4與此同時,傳統的機構養老已經不能滿足高水平、多類型的養老需求。
因此,中國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旨在發展養老服務的政策。大力投資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居家養老老年人的生活便利,豐富其精神文化生活。政府還通過製定對民辦養老機構的優惠政策,促進了公立和私立養老機構的發展。
接受養老意願——被定義為老年人對某些類型養老的態度和選擇偏好5-可以影響對特定類型的老年人護理的最終選擇。以往的研究表明,政府在分配養老資源時考慮老年人接受養老的意願是非常重要的。6 - 8
大量的文獻關注了目前的現狀以及影響老年人接受養老意願的因素。對韓裔老年人使用療養院的意願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45%的人願意使用療養院。9然而,在一項針對台灣老年人的研究中,這一比例要低得多,約為16.7%。102009年的另一項研究顯示,在城市和農村地區,分別隻有20%和17%的老年人願意住在老年護理機構。11最後,2017年的一項研究發現,81%的老年人更喜歡家庭養老。12
關於接受養老意願的影響因素,許多研究發現,某些社會經濟和人口因素,包括年齡、性別、社會文化信仰和自我評估的經濟狀況,與接受養老意願有關。3 13 14格魯伯15建議減少社會保障福利可大大改變老年人的生活安排;具體來說,福利削減10%可能會導致60多萬獨立老人家庭轉向共享生活安排。其他研究表明,對機構老年人護理的需求隨著身體健康和自我護理能力的下降而增加。16同時,社會支持、家庭和諧感和孝順感也會影響老年人的養老意願。劉發現,老年人得到的社會支持越多,他們就越有可能接受家庭養老。17此外,周還發現,接受老人照顧的意願受到孤獨感和生活滿意度的影響。11當生活滿意度較低時,老年人傾向於選擇機構養老。18 19
然而,這些因素對接受老年人照顧意願的影響並不是孤立的。以往關於老年人接受養老意願的研究使用了不同的理論框架。根據世衛組織的定義,健康是一種身體、精神和社會完全健康的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20.這項研究從四個方麵建立了一個概念框架:社會經濟和人口狀況、身體健康、生活滿意度和社會支持。
在中國,城鄉之間在收入和生活環境方麵存在著巨大的差異。21此前一項關於城鄉老年人接受養老意願的調查顯示,城市老年人接受家庭養老的意願低於農村老年人(分別為23.4%和55.8%)。22最近有許多其他研究考察了城市和農村地區接受老年人照顧的意願的差異。然而,目前尚未對影響城鄉老年人養老意願的不同因素進行分析。
本研究比較了城鄉老年人的養老意願,並分析了影響因素。研究結果對於老年人的分類具有重要意義,有助於合理配置養老資源,更好地滿足老年人的需求。
本研究的目的如下:(1)從社會經濟和人口因素、身體健康、生活滿意度和社會支持等方麵研究老年人接受養老的意願。(2)比較分析城鄉養老意願影響因素的差異。
方法
數據和樣本
采用多階段抽樣方法選擇參與者。首先,將黑龍江省15個城市按人均GDP劃分為三個等級,每一級選取一個城市。三個城市(哈爾濱、齊齊哈爾和佳木斯)被選中。2016年末,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佳木斯市人口分別為106.6萬人、536萬人、525.5萬人。60歲以上老年人患病率分別為17.3%、18.5%和10.8%。其次,在每個城市中隨機選擇三個城市社區和三個農村村莊。符合以下標準的人被納入研究:年齡在60歲或以上,意識清晰,有語言交流能力。此外,參與者被告知參與調查是自願的,歸還問卷代表知情同意。
數據收集
橫斷麵調查於2016年3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進行。數據通過結構化問卷的麵對麵訪談收集。訪談對象是哈爾濱醫科大學9名接受過培訓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製作了一本手冊,為如何提出每個問題提供建議。此外,還進行了預調查,以發現問題,並為采訪者提供進一步的培訓。
共發放問卷1200份(城市600份,農村600份)。沒有對調查做出回應或沒有回答關於是否願意接受老年人照顧的問題的參與者被排除在外。共回收有效問卷1003份(城市581份,農村422份),回複率為83.6%。城市和農村地區的調查回複率分別為96.8%和70.3%。
評估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工具包括一份由五個部分組成的問卷。第一部分主要是調查對象的社會經濟和人口特征,包括性別、年齡、月收入、工作、教育、子女、婚姻狀況、居住安排、房產和慢性疾病。世衛組織將慢性疾病定義為非人傳人的疾病。23它們通常持續時間長,進展緩慢。慢性病的四種主要類型是心血管疾病(如心髒病發作、中風)、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和糖尿病。在這項研究中,我們列出了這些疾病並設置了多項選擇題。受訪者被問及:“你是否患有以下慢性疾病?”“如果其中任何一種疾病被選中,他們都被認為患有慢性病。“是”的答案編碼為0,而“否”的答案編碼為1。
第二部分評估了接受老年人照顧的意願,基於單一項目的測量。受訪者被問到:“你願意在家庭養老和機構養老之間做出選擇?”受訪者給家庭養老打了0分,給機構養老打了1分。
第三部分評估自評身體健康狀況。受訪者被問及“你如何評價自己的健康狀況?”他們給出了5分製的答案,從1(最差)到5(最好)。
第四部分評估生活滿意度。使用5項的Pavot和Diener生活滿意度量表進行測量。受訪者被要求在7分製中表明他們對這些陳述的同意程度,範圍從1(非常不同意)到7(非常同意)。24然後,對各個項目的得分進行平均,形成量表得分。量表在我們的樣本中達到了合理的可靠性,Cronbach 's α為0.96。
第5節評估了社會支助,其中提到個人在社會環境中接受其他群體援助的機會。這一社會支持量表由小水院於1986年創建,並於1994年公開推出。該量表包括10個項目,將社會支持分為主觀支持、客觀支持和支持利用。主觀支持通過四個項目來衡量:(1)你能從多少朋友那裏得到支持。(2)你和鄰居之間的關係。(3)你和同事之間的關係。(4)家人的支持和關懷。客觀支持度由三個項目來衡量:(5)過去一年的生活狀況。(6)緊急情況下的經濟支持。(7)緊急情況下的舒適和照顧。 Lastly, support utilisation was measured by three items: (8) How do you express feelings when you are in trouble. (9) How do you seek help when you are in trouble. (10) The frequency with which you participate in group activities.25每個項目都按1到4分進行評分。在每個子量表中,每個項目的得分相加,形成一個子量表得分。總社會支持是三個子量表得分的總和。個體量表的Cronbach’s α值為0.89 ~ 0.94。在本研究中,量表顯示出適當的信度。
數據分析
數據使用Epidata進行處理,並重複輸入以確保質量。采用SPSS V.19.0軟件分析樣本特征。報告了城市和農村地區的社會經濟和人口特征、身體健康、生活滿意度和社會支持的描述性統計。均數差異用t檢驗,分類變量差異用χ檢驗2顯著性設置為p<0.05。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城鄉地區養老意願的影響因素,設p<0.05。本研究結果變量為接受養老意願(家庭養老為0,機構養老為1)。基於文獻回顧和本研究的目的,15個自變量被確定為潛在因素,包括社會經濟和人口特征、身體健康、生活滿意度和社會支持。
使用P-P圖和K-S檢驗驗證了連續變量的正態分布。所有研究變量都進行了多重共線性檢驗。
患者和公眾參與
這項研究沒有涉及患者和公眾。
結果
受訪者的社會經濟和人口特征
表1顯示了參與者的社會經濟和人口特征。來自城市地區的581名受訪者和來自農村地區的422名受訪者完成了調查問卷。在城市地區,41.0%的受訪者為男性,59.0%的受訪者為女性;平均年齡74.23歲。在農村地區,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72.39歲,男性(55.9%)多於女性(44.1%)。城市老年人的收入高於農村老年人。大多數參與者(91.6%在城市地區,93.8%在農村地區)沒有工作。大多數老人都有孩子(97.6%的城市老人,90.8%的農村老人),而19.4%的城市老人獨居,農村老人獨居的比例為18%。城市和農村老年人擁有房產的比例相當(分別為62.1%和60.2%)。此外,城市和農村地區患有慢性病的受訪者分別為76.6%和72.0%。
城鄉老年人身體健康、生活滿意度與社會支持研究
t檢驗結果見表2.生活滿意度(t=6.71, p<0.001)、支持利用(t=10.706, p<0.001)和總體社會支持(t=3.5, p<0.001)與居住地相關,城市受訪者得分高於農村受訪者。
願意接受老人的照顧
表3顯示χ的結果2測試。結果表明,51.6%的城市老年人和59.0%的農村老年人傾向於家庭養老。城市老年人與農村老年人接受養老意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 5.359, p = 0.021)。
城鄉老年人身體健康、生活滿意度和社會支持對家庭或機構養老偏好的影響
表4顯示城鄉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生活滿意度和社會支持的平均水平,以及他們接受家庭或機構養老意願的差異。
在城市地區,選擇家庭養老的老年人在主觀支持(t=4.788, p<0.001)、客觀支持(t=7.961, p<0.001)和整體社會支持(t=5.667, p<0.001)方麵得分顯著高於家庭養老的老年人。
此外,在農村地區,偏愛家庭養老的老年人在主觀支持(t=2.969, p=0.002)、客觀支持(t=4.197, p<0.001)和整體社會支持(t=3.459, p=0.001)方麵得分較高。
影響老年人接受照顧意願的因素
表5顯示了用於評估影響城市和農村地區接受老年人護理意願的因素的兩個模型。
模型1分析了影響城鎮養老意願的因素。結果表明,年齡、房產和客觀支持是老年人接受機構養老意願的預測因素。與70歲以下的老年人相比,80歲以上的老年人(OR 2.791, 95% CI 1.644 ~ 4.737, p<0.001)更傾向於選擇機構養老。有房產的參與者(OR 0.494, 95% CI 0.329至0.740,p=0.001)報告更不願意接受機構老年人護理。客觀支持度每上升一級,機構養老意願下降0.236 (OR 0.764, 95% CI 0.681 ~ 0.858, p<0.001)。
模型2用於評估農村地區接受養老意願的預測因子。結果表明,有子女(OR 0.368, 95% CI 0.146 ~ 0.930, p=0.035)、有房產(OR 0.371, 95% CI 0.231 ~ 0.596, p<0.001)的農村老年人選擇機構養老的意願較低。獨居老人(OR 3.361, 95% CI 1.436 ~ 7.866, p=0.005)更願意選擇機構養老。
討論
本研究通過對城鄉樣本的檢驗,為城鄉養老意願差異的比較和影響因素分析提供了新的視角。本研究結果可為有關老年人政策的製定,以及家庭養老與機構養老資源配置提供實務參考。此外,本研究亦可指導投資者為不同類型的長者提供合適的服務。
首先,我們研究了城鄉老年人在身體健康、生活滿意度和社會支持方麵的差異。研究人員和管理人員廣泛研究了提高老年人生活滿意度的主題。目前的研究發現,城市地區的生活滿意度高於農村地區(表2),這與以往的研究結果一致。26有幾個因素可能促成了這些發現。首先是收入的影響。一項研究指出,較高的經濟水平提供了更多的保護,從而保持和提高生活滿意度。27在本研究中,城市老年人的收入高於農村老年人。另一個原因是對身體健康的影響。生病會影響日常生活,引起疼痛,從而降低生活滿意度。28中國城鄉二元結構導致了生活水平和便利程度的巨大差異,這無疑會影響生活滿意度的差異。29-31
在社會支持方麵,城市長者在利用社會支持的分量表及整體社會支持方麵均高於農村長者(表2).這些結果與之前的研究一致。32 33社會支持是人際關係和社交網絡的主要來源,它為成員創造了幸福感。34在台灣,在社區生活的老年人中,較高的認知功能與增加的社會支持有關。35另一項研究發現,社會關係在老年人健康中起著重要作用。36因此,采取措施確保老年人的社會支持是很重要的。首先,社區應根據老年人的實際情況建設活動中心。此外,參與性方案應加以改進。37許多麵向老年人的參與性項目,如英國的鄉村服務和菲律賓的正式社會活動支持網絡,38已表明參與社會活動的老年人其支持利用水平相應提高。
接下來,我們考察了城市和農村老年人接受養老的意願差異。城市老年人選擇機構養老的比例高於農村老年人。這一結果與其他調查結果一致,即農村老年人對機構養老的好感度較低,更傾向於家庭養老。5 39這一現象可以歸結為農村老人對養老有著強烈的傳統觀念。11
我們還發現,無論在城市還是農村,接受家庭養老的意願均高於接受機構養老的意願(表3).這表明,家庭養老仍然是中國老年人的主要選擇。然而,願意接受機構養老的比例在城市和農村都非常高(超過40%)。2016年底,中國60歲以上人口2.3億人,可用床位73.2萬張,2 40這隻能滿足3.2%的老年人的需求。因此,老年人護理床位出現短缺。有趣的是,雖然許多老年人表示他們更喜歡機構養老,但許多人實際上並沒有在這些機構尋求服務。原因之一可能是養老機構的設施、費用和護理不能滿足老年人的需求。因此,為了發展更好的養老服務,需要對老年人的偏好進行更多的研究。
最後,比較了城鄉老年人的養老意願及其影響因素。研究結果有助於將老年人劃分為不同類別,進而支持養老資源的合理配置,更好地滿足老年人需求。
結果表明,無論城市還是農村,有房產的老年人都更傾向於選擇家庭養老(表5).我們還發現了影響城市和農村老年人接受養老意願的不同因素。
城市地區80歲以上、客觀贍養水平較低的老年人更傾向於機構養老(表5).這可能是因為老年人的自理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當家庭提供的照顧不足時,長者就需要更專業的照顧。41
在單因素分析中,客觀支持和主觀支持影響養老意願(表4).劉指出,老年人傾向於留在現有的生活環境中,以維持他們已經建立的社會支持。17這意味著,當家庭和社區內的客觀和主觀支持滿足老年人的需求時,老年人更傾向於選擇家庭養老。然而,當對人口和經濟因素、身體健康和生活滿意度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時,隻有客觀支持影響接受養老的意願(表5).客觀支持包括個人社會網絡以及來自他人的經濟和情感支持。老年人有與家庭和社會進行情感和信息交流的基本需求,這給了他們精神上的慰藉。因此,當客觀支持滿足老年人的需求時,他們更願意接受家庭護理。42
有子女且與家人同住的農村老人更喜歡家庭養老(表5).其他研究也得到了類似的結果。43-46有孩子的老人傾向於選擇家庭養老,而不管他們是否有社會支持。有一種傳統觀念認為,養孩子可以保證老的溫暖,這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農村居民的一種養老策略。47據一些老人說,如果他們住在養老機構,他們的孩子可能會被認為是不孝的,可能會被嘲笑。48
結論
本研究探討了城鄉老年人接受養老意願的差異及其影響因素。
這項研究提供了有價值的發現。我們發現,51.6%的城市老年人和59%的農村老年人傾向於家庭養老。雖然城鄉老年人都傾向於家庭養老,但願意接受機構養老的比例較高。今後,應著力完善家庭養老功能,推動多元化養老服務發展。
研究還發現,影響城市老年人養老意願的因素有年齡、房產和客觀支持。在農村老年人中,有子女、有房產和居住安排是影響因素。應針對城鄉老年人的不同亞群體進行投資和有針對性的政策。此外,政府應完善醫療和養老保險,根據養老需求優化老年人資源配置。49
致謝
作者感謝本研究的所有參與者幫助他們完成這項研究。
參考文獻
腳注
YX、RP和JQ的貢獻相當。
貢獻者LL構思並設計了實驗;YX、RP、JQ、HZ進行實驗;YX、RP、JQ、ZW對數據進行分析;LL、JW、TS貢獻試劑/材料/分析工具;YX寫了這篇論文。ZW, WY, XS提供技術支持。LL對論文進行了批判性的修改。所有作者都檢查並校對了最終版本的手稿。
資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71573066/G0308, No.71203050/G0308, No.71603066/G0406)。
相互競爭的利益沒有宣布。
病人的同意不是必需的。
倫理批準哈爾濱醫科大學醫學倫理委員會。
出處和同行評審不是委托;外部同行評審。
數據共享聲明數據將不會共享,因為當我們尋求參與者的知情同意時,我們向他們承諾我們不會泄露他們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