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文本
摘要
目標肥胖被認為是一個全球健康問題,因為它與健康有關的後果,也因為它因恥辱而對社會地位產生影響。本研究旨在回顧社會經濟特征對體重相關汙名化和歧視影響的定量研究現狀。根據布爾迪厄的階級理論和他的“慣習”概念,假設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越高的人對肥胖人群的消極態度越強。
方法2017年,我們利用PubMed、PsychINFO、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圖書館進行了一項敘事係統文獻綜述。這項分析包括了17項測量體重偏差和教育程度或收入水平的研究。
結果納入的研究結果是不一致的:其中六項研究被發現支持假設,而兩項研究與它相矛盾。其餘七項研究均未顯示體重偏差與教育或收入之間存在任何顯著相關性。
結論鑒於報告體重偏差和社會經濟變量之間顯著關聯的研究結果不一致和不一致,必須討論其文化背景,即文化和政府差異。此外,受教育程度似乎比收入更可能預測體重偏好。這篇綜述揭示了在檢驗社會經濟資本對體重偏見的影響方麵缺乏研究。
- 肥胖
- 恥辱
- 歧視
- 教育
- 收入
這是一篇開放獲取的文章,按照創作共用署名非商業性(CC BY-NC 4.0)許可發布,該許可允許其他人以非商業性的方式發布、混編、改編、構建本作品,並以不同的條款授權他們的衍生作品,前提是原創作品被正確引用,給予適當的榮譽,任何更改都被注明,且使用是非商業性的。看到的: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來自Altmetric.com的統計
本研究的優勢和局限性
根據PRISMA指南,我們進行了一項係統的回顧,以調查用英語或德語發表的研究的體重偏見和社會經濟地位之間的關係。
研究選擇由兩名獨立審稿人進行,以盡量減少主觀性和隨機錯誤。
由於研究設計、使用的工具或統計分析項目的操作方式不同,無法進行薈萃分析,因此本研究存在局限性。
簡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從1975年到2016年,全球肥胖患病率(體重指數(BMI)超過30公斤/平方米)幾乎增加了兩倍。1僅舉兩個例子,目前的數據顯示,德國的肥胖率超過21%,美國超過37.7%。2 3隨著肥胖的不斷升級,它可以被歸類為一個全球健康問題,主要是因為它與許多共病疾病有關,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某些形式的癌症。4
與健康有關的後果與肥胖和影響社會層麵相關人員的心理影響有關。5特別是,肥胖被歸類為一種被汙名化的疾病。因此,肥胖是將患者與正常體重的人區分開來的一個特征。由於肥胖被錯誤地貼上了自我造成的標簽,許多負麵的刻板印象,如懶惰、缺乏意誌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聰明都與這種情況有關。6 7汙名化導致對肥胖者的歧視行為,表現為在勞動力市場、醫療保健和教育係統等生活領域的虐待。6 7
對Spahlholz的係統回顧8與正常體重的人相比,對肥胖人群的歧視明顯增加,特別是對極端肥胖人群(BMI >35 kg/m²)和對女性的歧視。此外,隨著時間的推移,與體重相關的歧視越來越普遍。在美國,與體重相關的歧視在2005年的患病率(66%)是1995年(7.3%)的9倍。7 8因此,這與種族歧視的比率相似,尤其是對女性的歧視。9要防止歧視行為,就必須了解可被視為結構性歧視催化劑的病恥感的起源。雖然與體重相關的汙名化和歧視密切相關,但它們需要被視為兩個不同的概念。然而,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們將把與體重相關的汙名化和歧視稱為“體重偏見”,但在需要時將對這兩個概念進行區分。
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表現出體重偏見:有證據表明,年齡大與汙名化態度有關10 - 12更有力的證據表明,男性比女性表現出更強的體重偏見。13 - 16在觀察人們的身體和美的感知時,文化框架也需要考慮作為病恥感的決定因素。根據布爾迪厄的說法,主導的文化背景決定了哪些價值觀和特征可以被視為可取的,或者可以被視為應該被汙名化的特征。17根據不同地區的特點,體重被視為階層區分的標誌:在不發達國家,超重與幸福和財富呈正相關,而在發達國家,人們普遍對超重持負麵看法。因此,在發達國家,苗條一直被視為美麗、成功和整體較高(社會經濟)地位的標誌。18盡管在過去的幾十年裏,發展中國家對肥胖或苗條身材的觀念可能已經發生了變化,19日20結果表明,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似乎與體重偏見有關。
盡管社會經濟變量和肥胖密切相關,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對體重偏見的影響仍然不明確。一些研究表明,超重對勞動力市場的負麵影響,尤其是對女性21日22在教育係統中也是如此。23此外,較低的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與肥胖行為有關,如不良的飲食和缺乏鍛煉,這是由壓力等因素引起的。24此外,布迪厄25健康生活方式的最決定性決定因素是社會經濟階層。根據他的研究,工人階級的人更喜歡美味和營養豐富的食物,而中上層階級的人更喜歡被稱為清淡、健康和低熱量的食物。因此,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較高的人可能會選擇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遠離肥胖人群。26
布爾迪厄的階級理論是生成缺失假設的一個較好的框架。25按照他的“習慣”概念,一個人的總體態度、生活方式甚至體型都可以被視為社會地位的隱喻。18此外,布爾迪厄認為汙名化是一種象征權力的形式,是服務於權力者利益的工具。27費蘭和他的同事們28繼續他的思路,提出恥感的三個動機,即讓人們在,走了或下來.特別是,讓人們了適用於綜述的理論框架。鏈接和Phelan17討論汙名是一個主導群體壓製另一個群體以獲得或維持高社會地位、財富和權力的工具。然而,一個人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主要是無形的特征;因此,還有其他更容易顯示社會地位的屬性。假設肥胖被認為是社會地位較低的象征,社會地位較高的群體可能意識到這種聯係,並控製肥胖人群以增強自己的能力。因此,在這篇綜述中,我們假設與教育程度和收入較低的人相比,較高的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的人對肥胖人群表現出消極的態度。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對體重偏差的影響將被檢驗和比較。
本文從社會學的角度,係統地綜述了體重偏倚的研究現狀,揭示了體重偏倚與教育水平和收入之間的關係。泰勒和斯萊特29批評除其他外現有的對病恥感的理解的主要局限性之一是他們把關鍵問題‘括起來’的方式,比如病恥感態度從何而來,病恥感是如何、由誰製造、調解、產生的,以及為什麼[……]。”.因此,這篇綜述的總體目的是找出那些汙蔑和歧視肥胖人群的社會和經濟群體。在未來,這些信息可以幫助研究人員以更有針對性的方式開發和實施幹預措施。
方法
搜索策略
通過使用相關的科學電子數據庫:PubMed、PsychINFO、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圖書館,對已發表的關於不同社會經濟地位群體對體重相關態度的研究進行了係統回顧。審查遵循Prisma指南。30.
文獻的係統綜述由兩位評論者獨立完成,使用以下關鍵詞:汙名*、歧視、“體重偏見”或偏見;教育*、收入、工資、工資、地位、社會經濟、社會經濟*、社會經濟地位、社會人口學或社會人口學;還有肥胖,超重,肥胖。由於結果數量非常高,文獻搜索僅限於出版物的標題和摘要。隻包括用英語或德語撰寫的已發表的研究。對於出版年份沒有限製。係統文獻檢索的階段在圖1.對截至2019年6月發表的所有研究進行了文獻綜述。
數據提取
係統檢索文獻發現2331項研究,其中1708項研究在刪除重複後保留。此外,1510項研究被排除在外,因為篩選它們的標題和摘要的資格顯示與研究問題沒有關聯。通過對論文的詳細審查和不同觀點的討論,兩名審稿人在資格問題上的分歧和不確定性得到了解決。對於剩下的198項研究,詳細篩選了完整的文章以評估其適用性。對於數據提取,我們使用了調整後的PICO方案:31收集成人樣本數據的研究(P),根據社會經濟變量(C)評估汙名化和歧視態度(I),以調查體重偏見是否與社會經濟地位(O)相關。詳細的納入和排除標準如下。
入選標準
報告體重偏見與受教育程度或收入水平之間關聯的研究也被納入研究範圍。體重偏見的運作反映了汙名化和歧視的態度。因此,通過使用顯性和隱性工具來衡量汙名化態度的研究將被包括在內,但也包括評估關於肥胖的因果信念的研究,這可以被視為代理變量,就像之前做的那樣。32評估歧視態度的研究,例如,通過衡量對與體重相關的反歧視政策和法律的支持程度,或將肥胖視為一種經濟負擔,被納入考慮範圍。根據伍爾福德等,33他們發現公共健康保險對肥胖相關費用的支持較少,公眾意見可以被視為保險基金的潛在指導方針。33換句話說,根據公眾的觀點,在健康保險政策領域可能會發生歧視。當考慮到與肥胖相關的醫療成本增加時,這一假設可能特別重要。34
排除標準
以下排除標準用於排除不適用的研究:(1)以醫療保健專業人員、營養師、心理學家和體育教育者為樣本的研究;(2)調查兒童和/或青少年汙名化態度的研究;(3)兒童肥胖病恥感調查;(4)研究超重和/或肥胖樣本,調查感知的汙名化;(5)在受教育程度(如學生)或收入水平方麵采用同質樣本的研究;(6)對擴大病恥感組(如肥胖和暴飲暴食)的體重偏見的研究;(7)綜述或定性研究。流程圖(圖1)顯示根據排除標準被排除的研究數量。總之,50項研究被排除在外,因為它們沒有報告參與者的教育成就或收入。此外,29項研究評估了一個樣本的數據,沒有社會經濟特征的方差,23項研究因樣本的特征(超重/肥胖或兒童/青少年樣本)而被排除。5項研究被排除在外,因為它們采用了定性方法,34項研究被排除在外,因為它們可以被歸類為綜述。發現39項研究不符合體重偏差目標結果的標準。有兩項研究既沒有以英文發表,也沒有以德文發表。
此外,有一篇論文因為缺乏學術背景而被排除在外。在排除不符合我們標準的研究後,17項研究被確定為與深入調查相關(圖1).因此,我們係統地考察了抽樣特征、研究設計、權重偏差評估以及教育程度和收入的測量。
偏見的風險
我們使用Downes和同事開發的橫斷麵研究評估工具(AXIS)評估所有研究的偏倚風險。35因此,對這些研究進行了審查,以了解可能導致特定偏倚風險的潛在原因。
患者和公眾的參與
在本研究中,沒有收集患者數據。我們進行了係統的審查,並分析了已經收集到的數據。因此,患者不參與本研究。
結果
根據以下特征將納入的17項研究製成表格:樣本來源、樣本量(N)、樣本特征、研究設計、評估權重偏差的工具、教育程度或收入和結果總結。詳細回顧的研究按教育程度(表1)或按入息水平劃分(表2).
研究特點
所有相關的研究特征總結在表1和表2,分別。17項研究中有7項完全基於美國樣本。36-42另外兩項研究基於一個美國人和一個冰島人的樣本。43 44這兩項研究還提供了基於加拿大醫療保健專業人員樣本和不符合納入標準的美國、澳大利亞和冰島學生樣本的數據,因此所有四個樣本都必須被排除在外。三項研究以德國樣本為基礎10 45 46以及基於巴拉圭一個樣本的五項研究,47墨西哥,48瑞典,49丹麥50和英國,51分別。Brewis和Wutich的研究,47基於巴拉圭樣本還提供了美國本科生的對比組的數據,由於教育成就方麵的同質研究樣本,這些數據沒有被考慮在分析中。納入的17項研究顯示樣本量從198個不等513502名參與者。37
由於該研究的目的是概述以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為形式的社會經濟地位對體重偏差的影響,因此關注樣本中這些變量的變化。因此,這些研究既包括以人口為基礎的樣本10 38 39 45 46 49或者方便樣本。37 40 41 43 44 50盡管Jiminez-Cruz和他的同事48在調查了一個完全低收入樣本的汙名化態度後,他們將社會經濟因素(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分別分為5類和4類;因此,可以保證樣本內部的變化。此外,對不同等級的低地位群體的體重偏差的調查可以為這個主題提供進一步的見解。在一項研究中,36研究納入了普通人群,因此超重的參與者接受了一份替代問卷,評估他們對肥胖的恥辱感,而不是他們對肥胖的恥辱感態度。因此,隻能納入正常重量的樣本。
大多數研究都平等地考慮了女性和男性的分布情況,盡管納入的女性多於男性。然而,兩項研究提出了一個例外。對釀酒的研究等47以及對Jiménez-Cruz的研究48隻調查了女性參與者的歧視態度。
我們還評估了所有符合納入標準的研究的偏倚風險。這些研究都沒有證明樣本量的合理性;然而,盡管對無應答者存在偏見風險(即,沒有分類、描述和應答率與無應答率之間的比例),但納入的大多數研究顯示偏見風險較低。根據抽樣程序,隻有少數研究被檢測到存在中度偏倚風險。36-41所有納入的研究的偏倚風險評估總結作為一個在線補充表(在線輔助材料1).
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
研究發現,有17項研究評估了對肥胖的態度與參與者的教育程度和/或收入水平有關。所有這17項研究都報告了參與者的教育成就。10 36-51根據樣本的來源和類似國家的教育製度,形成類別或收集受教育年限。在17項研究中,有13項評估了參與者的收入水平;10 36-42 45 46 48-50因此,收入的評估標準是年收入、周收入、家庭收入或個人收入。
體重偏見表現為汙名化態度
這些研究調查了參與者對肥胖的歧視態度或他們對肥胖原因的看法10 36 39 40 43 46-49 51被包括在內。因此,對汙名化態度的測量工具包括:恐胖量表、普遍偏見測量、體重控製/反脂肪態度測試、對肥胖者的態度(ATOP)、內隱聯想測試(IAT)或攝影身材評分量表。如前所述,認為肥胖是可控的,可以通過更大程度的自律來預防的,這種對肥胖成因的信念,可以被視為決定汙名化態度的決定性因素52因此被包括在內。所使用的儀器介紹在表3.
體重偏見表現為歧視態度
我們發現了八項調查參與者對肥胖人群的歧視態度的研究。37-39 41 42 44 45 50所有用來衡量歧視態度的工具都列在表4.例如,對歧視的衡量包括政策和法律支持,還包括對“肥胖在醫療成本方麵是社會的一個主要負擔”這一陳述的評分,以及對減肥手術和醫療的態度。我們發現了一些研究37 38 41 42 44 45調查對相同或幾乎相同的法律或政策的支持程度(Law/policy a-i)。然而,這些項目的分析方法非常複雜,例如,將不同的項目合並為一個項目,因此無法進行元分析。
受教育程度與體重相關的汙名化之間的關係
我們發現10項研究報告了受教育程度和汙名化態度之間的聯係,但其中隻有2項43 48顯示了高等教育程度和體重相關的汙名化之間的正相關。此外,普爾等人的研究43 44在冰島樣本中發現了顯著的相關性(β=0.160, p<0.05),但在美國樣本中沒有。然而,兩個德國人的研究10 46顯示出了負相關。這兩項研究都發現了高等教育與較低的病恥感相關的證據46更不相信個人責任10因為肥胖。其餘的研究沒有報告顯著的相關性。
受教育程度與體重歧視之間的關係
六項研究37-39 41 42 44據報道,高等教育的歧視態度有所增加。Puhl和同事的研究發現,在美國樣本中,體重偏差和受教育程度之間沒有顯著聯係,但在冰島樣本中發現了相關關係(β=−0.221,p<0.01)。希爾伯特及其同事的研究45高等教育較少支持一般性的反歧視法律或政策,但更多支持與就業相關的體重反歧視法律或政策。
收入水平與體重相關的汙名化之間的關係
我們沒有發現任何研究報告收入水平與體重相關的汙名化之間存在顯著聯係。
收入水平和體重歧視之間的聯係
四個美國人38 39 41 42隨著收入的增加,與體重相關的歧視更強。德國的一項研究45在更富裕的人群中,對一般政策和就業法律的支持較少,但對具體就業政策和法律的支持較少。雖然研究徐氏等37發現收入水平與對兩項法律政策的支持程度顯著正相關(法a: χ²=6.06。p = 0.01;律d: χ²=3.81,p=0.05),這些結果不能用logistic回歸分析進行驗證。此外,沒有發現歧視,即對醫療或減肥手術經費的看法與收入有某種關聯的假設。50
討論
本係統文獻綜述旨在總結社會經濟地位及其對體重相關汙名化和歧視的影響的研究現狀。如前所述,社會經濟因素和體重偏差之間的關係還沒有得到充分的研究。41因此,這次審查的目的是彌補這一差距。盡管許多研究調查了各種形式的體重偏見,並評估了社會經濟數據,但隻有17項研究報告了這種關聯。沒有報道關聯的潛在原因可能是研究重點不同,發現的結果也不重要。總的來說,17項研究中有11項表明,體重偏見與教育程度或收入水平顯著相關。下麵的結果將根據教育和收入,以及與體重相關的汙名化和歧視進行討論。
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和汙名化態度
總體而言,10項研究報告了受教育程度和汙名化態度之間的聯係。然而,我們沒有發現教育成就和汙名化態度之間的係統性聯係:兩項研究43 48支持了一種假設,即受教育程度較高的人更有可能有侮辱性態度,而德國的兩項研究10 46反駁這一點。此外,六項研究36 39 40 47 49 51沒有顯示出任何顯著的關聯或假設關聯的明確方向。鑒於社會經濟變量與汙名化態度之間存在顯著關聯的研究結果存在分歧,這些研究結果必須結合其文化背景進行討論:美國、墨西哥和冰島的研究被發現支持工作假設,而德國的兩項研究則支持工作假設10 46結果卻恰恰相反。
當考慮到文化差異時,這些差異可以得到解釋。在個人責任被視為自我實現、健康和財富的主要原因之一的文化中,肥胖可能被視為一種自我造成的狀況。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可能會試圖壓製別人以保持他們較高的社會地位。相反,在個人處境主要被認為是各種環境的結果的文化中,肥胖可能因此不僅被視為自己造成的。在這些文化中,特別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可能意識到社會障礙是自我實現、財富和健康(即體重)的決定因素。總之,體重偏差和社會經濟地位之間關係的方向可能取決於不同的社會文化視角。因此,如Bonnington和Rose所述,未來的研究應著眼於中觀和宏觀社會文化結構,拓展和重新定位病恥感的理論框架53建議。
總的來說,我們發現了八項調查(或者說報告)收入水平和汙名化態度之間關係的研究。這些研究都沒有顯示出顯著的相關性。然而,(無關的)關聯的方向沒有顯示出任何模式。我們發現有三項研究報告了(無關緊要的)正相關,10 39 48每一項研究都報告了一個(無關緊要的)積極的結果49或混合關聯。40
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和歧視態度
在納入的17項研究中,有8項研究報告了受教育程度和歧視態度之間的聯係。其中五項研究報告了一種正相關關係,即更強烈的歧視態度(以法律和政策支持的形式)與教育的增加。另一項研究44對美國和冰島樣本使用相同的工具,在冰島樣本中隻發現了我們的假設(即,高等教育與更強的歧視態度相關)的跡象,但在美國樣本中沒有。本研究44希爾伯特等,45他們報告了不同的發現,因為他們發現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普遍反歧視法的支持減少了,但在受過高等教育的德國樣本中,對就業具體法律和政策的支持更強。因此,應該討論是否可以將一般的和專門針對就業的反歧視政策和法律視為類似的結果,還是它們顯示出歧視的不同層麵。此外,關於誰應該為醫療或減肥手術付費的觀點沒有顯示出顯著的相關性。50隻有一個研究50沒有發現受教育程度和歧視態度之間的顯著聯係,也沒有報告無關緊要的聯係的方向。
關於收入水平和歧視態度之間的聯係,我們發現總共有7項研究報告了這種聯係。5個研究38 39 41 42 45報告了積極的關係,也就是說,隨著收入水平的增加,更強烈的歧視態度。Suh等37發現在控製其他社會人口變量(如教育程度)之前,對體重相關法律的更強支持與收入下降有顯著關聯。他們報告了關於假設關聯方向的混合(無意義的)結果。在控製了受教育程度後,對這些微不足道的結果的一個可能的解釋可能是,收入可以被視為受教育程度的代理變量,就像收入水平取決於受教育程度一樣。隆德和他的同事們50他們詢問丹麥公民醫療和減肥手術應該由誰資助,沒有發現明顯的關聯,也沒有報告關聯的方向。
這些發現支持了我們的假設,即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與較強的歧視態度相關。然而,德國的一項研究45報告了相互矛盾的結果,這些結果可能在宏觀層麵歸因於布爾迪厄關於文化框架如何決定特定價值和特征如何被感知的理論。政府結構可能會實施汙名化和歧視態度,作為一種工具,“推動人們進入想要的行為模式”。29可以認為,文化框架塑造了政府製度,並同時通過文化框架得到加強,特別是通過國家保健和福利製度。泰勒和斯萊特29例如,概述汙名作為一種權力形式的政治和社會功能。他們討論了宏觀層麵的結構,特別是政府主動和被動使用的結構,作為形成汙名化和歧視態度的決定因素,這是社會心理學經常忽略的一個理解層麵。如上所述,有可能在那些肥胖僅僅被認為是自己造成的國家,歧視態度可能會更強烈——因此,汙名化是個人用來實現個人利益的工具,也是由政府(有意或無意)實施的工具。
不同的、在某種程度上不確定的結果可能是由不同的研究設計、樣本量和評估與體重相關的汙名化和歧視、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的工具造成的:沒有顯示體重偏見與教育程度或收入水平之間存在顯著關聯的研究排除了樣本中的超重部分36或者以小樣本(從n=198到n=396)大小為特征。36 47 51此外,體重偏差與教育程度或收入水平之間的關聯在top量表等工具中沒有被發現,47 49的IAT47對於肥胖是否可以被歸類為一種疾病的一致評分40測量人們對減肥手術和醫療的態度。50
然而,有一些發現削弱了這一論點:希爾伯特的研究等45發現對一般法律的支持較少,但隨著社會經濟地位的提高,對就業具體法律的支持更強。此外,研究發現,與美國和冰島的樣本相比,德國人更不支持因體重而阻礙拒絕雇用、分配較低工資和解雇合格人員的法律和政策。44此外,與美國人相比,德國人對將體重納入民權法律的支持程度較低,但冰島人的情況並非如此。
最後一個討論點可能是肥胖的流行是否對體重偏差的大小有影響。例如,當比較美國和德國之間肥胖的患病率和汙名化時,可以說明以下情況:在這兩個國家,肥胖症的患病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1995年,美國21.9%;蒙古包14.5%;2005年美國29%;蒙古包18%)。54然而,隨著美國和德國對肥胖人群(感知到的)汙名化,肥胖本身的流行程度也在增加。7 8 10 55
限製
正如任何綜述都必須應對不同的樣本和儀器一樣,這篇係統綜述同樣試圖應對不同的數據。所審查的研究報告在用於評估教育和收入的工具方麵各不相同。特別是,教育成就的衡量受到不同地方教育製度的不同組織和結構的強烈影響。此外,評估體重偏差的工具也各不相同,特別是用於衡量汙名化態度的工具。一些研究使用了經過驗證的量表,而另一些研究隻使用了單個項目。因此,收集數據和分類類別的方式本身可以被描述為異質的,因此導致研究團隊決定反對元分析。然而,使用相同工具的研究,例如衡量對具體法律和政策支持程度的項目,在如何分析它們(作為單個項目或作為項目組)方麵有所不同。因此,作者不得不再次決定反對元分析,並應用了計票方法,盡管它有缺點。
此外,該研究旨在調查一般人群中體重偏見的社會經濟因素,如納入和排除部分所述。因此,我們排除了那些隻關注超重和/或肥胖樣本的研究。我們假設人們試圖將自己與社會地位較低的群體區分開來,而社會地位較低的群體可能以不同的體型為特征,也就是說,超重或肥胖。然而,在一些研究中,超重和肥胖樣本被作為普通人群的一部分。此外,這些研究並沒有根據參與者的體型來區分結果。我們還排除了基於同質樣本的研究,如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和學生。我們認為這些研究是不充分的,因為沒有可能比較和解釋這些研究問題的結果。此外,已經係統調查了一些職業(如營養師和營養學家)的汙名化態度。
在一般人群中,我們假設人們試圖通過社會經濟地位和其他地位標誌來區分自己,比如超重。盡管我們試圖通過訴諸政府和文化差異來解釋異質性和非決定性的結果,但沒有足夠的(也是非決定性的)證據來得出文化和政府結構對權重偏差的作用的結論。
由於研究團隊隻有足夠的英語和德語語言能力,目前的研究隻包括用英語或德語撰寫的論文
結論
該文獻綜述的目的是調查體重偏見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追溯到社會經濟變量,如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我們認為,較高的教育水平或收入水平與更大的汙名化和歧視有關。因此,係統分析了研究現狀。盡管教育和收入數據總是作為強製性的社會人口統計信息收集,但當涉及到檢查它們對體重偏見的影響時,缺乏研究。由於這個問題還沒有得到充分的回答,本綜述旨在解決這一研究差距,旨在為縮小這一差距做出貢獻。
我們的工作假設是,體重偏倚隨著教育程度或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這一假設無法得到證實。特別是,我們發現8項研究支持我們的假設,兩項德國研究表明相反的結論,一項德國研究報告了不同的結果,還有7項研究根本沒有顯示出顯著的關聯。
查明對抗汙名化、歧視及其對受影響者的後果的有效幹預措施的關鍵可能在於揭露汙名化群體的特征及其動機。因此,未來的研究應該更多地關注體重偏差與社會經濟因素和文化,更確切地說,政府結構之間的聯係。此外,meta分析應該被視為未來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
致謝
我們感謝德國研究基金會(DFG)和萊比錫大學對開放獲取出版項目的支持。
參考文獻
腳注
貢獻者MB、CL-S和SGR-H對研究問題進行了概述和明確。MB和CL-S對文獻進行了係統檢索。此外,MB、CL-S和TF對論文進行了詳細的討論,以避免對摘要的資格產生分歧和不確定。MB寫了手稿的第一個草圖。TF、SGR-H和CL-S對其進行了批判性的修改,以獲得有價值的知識內容。所有作者都參與並批準了最終稿件。
資金本研究得到了德國聯邦教育和研究部(BMBF)的支持,FKZ: 01EO1501。
免責聲明資金來源沒有參與研究設計、數據收集、分析和解釋。
相互競爭的利益沒有宣布。
病人同意發表不是必需的。
來源和同行評審不是委托;外部同行評議。
數據可用性聲明沒有相關數據。